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五十章 有功则赏,有忠则赏(求追读)

第五十章 有功则赏,有忠则赏(求追读)

第五十章 有功则赏,有忠则赏(求追读) (第2/2页)

坐在御辇之上,李隆基异常满意的回过身。
  
  很好,功劳记下了。
  
  韦谅也没有退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就这么护送李隆基来到了含元殿。
  
  ……
  
  含元殿,气象恢宏。
  
  自从开元以来,这里就是帝国第一正殿。
  
  在人心当中的位置要在太极殿和兴庆殿之上。
  
  韦谅一身绿衣金甲,手按千牛刀,站立丹陛左侧,目光默然的看向前方。
  
  大殿之中,右相、兵部尚书牛仙客,刑部尚书、御史大夫李适之,户部尚书陆景融,工部尚书裴伷先,还有九寺寺卿,诸侍郎,少卿,朝中四品以上官员全部站立两侧。
  
  左相、吏部尚书李林甫,手捧一只黑底金丝方匣,神色肃然的递给高力士,高力士转身走上丹陛,递给皇帝李隆基。
  
  礼部尚书席豫,带着三名礼部官员站在李林甫身后,等待皇帝确定最后的科举试题。
  
  韦谅目光虽然看不到丹陛之上,但却能清楚的听到皇帝翻阅考试试题的声音。
  
  科举礼部试,也叫省试,题目并不是由皇帝所出,而是礼部出题之后,一直严格保存,在科举当日,也就是今日,由宰相亲领,祭祀太庙之后,然后才交到皇帝手中。
  
  由皇帝确认无误之后,然后送到考场。
  
  一般,皇帝是不会更改礼部的考题。
  
  当然,偶尔皇帝动心,改一改策论,也是可以的,但皇帝不经常做,因为那样,还不如皇帝直接殿试。
  
  不过李隆基总共也没有进行过几次殿试。
  
  有意思的是在开元二十四年的时候,科举省试是掌握在吏部手里的,但因为当时吏部考功员外郎李昂和学生李权在考场争论,最后皇帝得出,吏部执掌省试,无法德服天下士子,所以将科举省试,从吏部转至礼部。
  
  更有意思的,是当年的吏部尚书是中书令张九龄兼任,而那个时候的礼部尚书,是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李林甫。
  
  最最有意思的,是李昂在搞砸了吏部省试之后,很快升任礼部侍郎,同样执掌省试。
  
  后来李林甫执掌吏部,李昂从礼部侍郎调任吏部侍郎,同时在去年病逝。
  
  韦谅站立在含元殿中,神色平静。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亲自感受到朝廷高层政治斗争的激烈和风云诡谲,这些,远没有太宗一朝的风清云和。
  
  这些和丹陛上那位权力欲极重的皇帝,有极大的关系。
  
  “咔”的一声轻响,李隆基合上了黑匣,然后递交给高力士,同时说道:“便如此吧。”
  
  李林甫,席豫,还有其他两名礼部官员同时拱手道:“臣等领旨。”
  
  李隆基的目光从李林甫和席豫身上掠过,落在礼部侍郎韦陟的身上,他认真道:“韦卿,今年的科举,就都交给你了。”
  
  “臣领旨,谢陛下。”韦陟肃然拱手。
  
  韦谅站在一侧,神色庄重。
  
  礼部侍郎韦陟,前相韦安石之子,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是整个京兆韦氏在中枢重量级的重臣之一,执掌科举礼部试。
  
  韦安石是武后末年到开元之前的宰相,由前相苏良嗣一手推荐,韦安石和韦谅的祖父韦元珪是同族兄弟,所以韦陟实际上是韦谅的同族叔父。
  
  只不过相比于他们彭城公房,郧公房和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是同一房,当年他们好不容易才从李隆基诛诸韦之事中脱身,所以多年来行事,一直谨慎。
  
  韦家诸房子弟也是如此,在长安城中,彼此往来并不是很多,真有什么事情,也是回城外韦曲祖宅商量。
  
  韦陟这些年因能授试、灵活鉴才,极授李隆基的重视,又因为他和太子府几乎没有往来,所以更受信任。
  
  韦谅轻轻低头,京兆韦氏经历了韦皇后之事,近些年虽然在崛起,但实际上都在小心翼翼的行事。
  
  韦谅心中一阵叹息,然而即便是如此,在四年后,整个宗族,还是受到了太子府的牵连。
  
  如今,更需小心。
  
  ……
  
  丹陛之上,李隆基看着韦陟接过黑底金丝方匣,然后看向一侧,开口道:“薛卿。”
  
  薛畅按刀从丹陛左侧走了出来,轰然应声道:“陛下!”
  
  “你带人护送韦卿和试题到贡院,监护考题。”李隆基一手放在御案上,淡淡的开口。
  
  “喏!”薛畅拱手,然后朝着两侧招手。
  
  韦谅,薛曲,程若水,裴玄毅四人同时站出拱手。
  
  韦陟的目光落在了韦谅身上,眼中忍不住的惊讶。
  
  韦谅眼底也是如此。
  
  李隆基端坐在丹陛上,满意的看着这一切。
  
  有功则赏。
  
  有忠则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