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杨家枪法
2、杨家枪法 (第2/2页)一刻钟后,秦渊拿着根削尖了一头的细长木棍,在院子里开始比划。
他脑子里面,那杨家枪法的每招每式都清晰无比,且每一式的发力法门、步法配合都了然于胸。
深吸一口气,秦渊回忆着枪法要领,猛地将木棍向前刺了出去。
然而,想象中凌厉破空的一幕,并未出现。
他脑子下达了指令,但身体完全跟不上节奏。
“哎哟,卧槽!”
秦渊倒抽了口凉气,连忙停下动作,有些哭笑不得地扶住了后腰。
“脑子是会了,可身体却完全反应不过来。”
秦渊无奈地摇摇头。
看来想要真正掌握这门沙场功夫,光靠传道珠的灌输还远远不够。
还得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才行。
歇了片刻,秦渊不再好高骛远,慢慢地从枪法的基本功开始练起。
一个时辰后。
秦渊已是腰酸背痛,大汗淋漓,握着木棍的手臂不住颤抖,几乎抬不起来。
那些看似简单的基础动作,实则对腰腹、腿脚,乃至全身的协调与力量要求极高。
练了小半个时辰,他就感觉遭不住了,是咬着牙,硬撑到了现在。
也是传道珠改善了体魄,要是伐毛洗髓之前,估摸着连半刻都撑不了。
歇息了好一阵,秦渊才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去灶房简单弄了些吃食。
天色渐黑,秦渊收拾完个人卫生,才在床榻上盘腿而坐。
“玄穹垂象,神昭八极。观星枢以应璇玑,察云炁而通幽冥……仰观天垣兮摄斗柄,俯聆地籁兮合玄音……”
玄奥晦涩的数百字功法口诀从心间流淌而过。
发现“玄黄道宫”的同时,一部《玄黄道经》的修炼功法,便在脑海中浮现。
但目前只有第一卷,《神灵天象篇》。
所谓神灵,并非是指神明,而是要感知天地山川、万物运行中蕴含的灵和神。
通俗点说,就是“灵气”这种宇宙中的精微能量。
天象,则是指观察天文星象、气候变迁所引发的能量变化。
然后根据天象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修炼节奏,也即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真正上手后,能够引气入体,并感受到天地万物之间能量的流动。
这功法着重淬炼感官。
但看其玄奇之处,完全不像是武侠世界的功法,倒像是仙侠世界的功法。
秦渊琢磨了一个月,也修炼了一个月,功法口诀已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
但还是没修炼出什么名堂。
所谓真气这样的东西,目前还只是存在于他的臆想当中。
当然,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前世,玩游戏,刷抖音,不到凌晨一两点,秦渊基本是不可能睡得着的。
哪怕是关了灯,都得摸黑再干它几十分钟,然后才在转辗反侧中艰难睡着。
但如今,睡前修炼了这功法之后,却能够倒头就睡,一觉睡到天亮。
睡眠质量好得出奇。
秦渊静心凝神。
按照以往的方法,引导着那想象中的气感,循着功法路线运转。
想来是传道珠伐毛洗髓后带来的妙处,这一次,秦渊的感应竟变得格外清晰。
他仿佛能看到一丝丝细微的清凉气息,从周身虚空缓缓渗入到体内。
而后顺着功法指引,如涓涓细流一般,极其缓慢地汇入到丹田气海之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
丹田深处突然轻轻一颤,一股微弱却无比真实的暖流自发地滋生出来。
虽细若游丝,却凝而不散。
这暖流与之前感受到的来自外界的清凉气感截然不同,它根源于丹田气海,生气勃勃,所过之处,肌肉的酸痛感竟一点点地消弭。
“真气!”
秦渊猛地睁开双眼,眸光灿亮如星辰。
这功法,终于是入门了。
秦渊轻吁口气。
压下翻腾的心绪,继续按照《玄黄道经·神灵天象篇》的法门运转周天。
再次睁开眼睛时,窗外已颇为亮堂。
竟不知不觉修炼了整整一夜。
秦渊眯着眼睛细细感受了一下,丹田中的那点真气,已是壮大了许多。
推开房门,走了出去。
一夜修炼,非但不觉得疲倦,反而神清气爽,周身暖意融融,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尤为神奇的是,眼前世界竟似被水洗过一般,变得前所未有的生动清晰。
他竟能看清数丈外那棵桂花树叶片上的脉络,能听到微风拂过草叶的沙沙声。
不仅视力、听力大有提升,甚至连躯体都变得轻盈了不少,而昨日练枪的后遗症,更是一扫而空。
“这种感觉,的确是妙不可言。”
秦渊深吸一口气,只觉身心舒畅,兴致勃勃地拿起了昨日那杆木枪。
“刺!”
秦渊后手紧握枪把,置于腰侧,前手松握以为支点。
而后右脚蹬地,拧腰送胯,力量瞬间贯穿至枪尖,猛地直线刺出。
“咻!”
木枪如毒蛇出洞,竟隐隐有风声破空。
虽还达不到迅疾如电的境界,却已展现出了明显的力量和速度。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力量从脚底生根,经腰胯旋转催发,再贯通臂膀,最终精准地送达枪尖。
尤其是丹田内新生的真气,竟自发运转,循着运劲路线游走,不仅肌肉更加协调,动作也是愈发酣畅淋漓。
和昨日相比,已是有了天壤之别。
秦渊眉宇间多出一抹笑意,调整好呼吸,手上动作不停,木枪一次接一次地刺出。
在真气的牵引之下,身体竟能自然而然地做出微调,比如何时沉肩,何时送胯,发力多少,如何回撤。
脑海中有关杨家枪法的精要法门,已不再只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水到渠成地通过手中木枪展现而出。
一套基础扎枪练习下来,虽还谈不上娴熟,却已是练得有模有样。
半晌过后,秦渊收枪而立,只是气息微喘,额头见汗。
“哈哈,爽!”
调匀呼吸后,秦渊毫不懈怠,继续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