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窥见深渊
第二十七章:窥见深渊 (第1/2页)车祸后的林镇钦,像是被短暂地卸去了一层坚硬的外壳。虽然第二天他便恢复了惯常的冷静与疏离,试图将那个雨夜里流露出脆弱和依赖的自己重新掩埋,但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无法复原。
他额角的纱布拆掉后,留下了一道浅粉色的新疤,像某种隐秘的印记。谢艳玲发现,他偶尔会无意识地用指腹去触碰那道疤痕,尤其是在他陷入沉思或面对巨大压力时,眼神会变得格外幽深,仿佛透过那道疤痕,看到了某些不为人知的过往。
谢艳玲没有追问。她只是更细心地留意他的状态,在他熬夜工作时,默默端上一杯参茶;在他因为头疼而蹙眉时,不着痕迹地调暗书房的灯光。她的陪伴,如同静默流淌的温水,熨帖着他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褶皱。
转折发生在一个周末的午后。
林镇钦难得没有工作,在书房处理一些私人信件。谢艳玲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进去时,发现他正对着一封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海外来信出神,指间夹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神色是她从未见过的复杂,混合着追忆、痛楚与一丝……冰冷的恨意。
听到脚步声,他迅速将照片扣在桌上,神色在瞬间恢复平静,快得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谢艳玲的错觉。
“有事?”他抬眸,语气如常。
谢艳玲将水果放在桌上,目光不经意扫过那张被扣住的照片背面,依稀看到一行花体英文签名和一个模糊的日期,似乎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没什么,吃点水果休息下吧。”她若无其事地说道,心中却掀起了波澜。那张照片,那个眼神……她隐约感觉到,那或许与他讨厌医院、与那次车祸后异常的情绪波动有关,与他内心深处那片无人可以触及的黑暗深渊有关。
她没有停留,转身离开了书房,体贴地为他带上了门。她知道,有些伤口,需要他自己愿意展示,而不是被强行揭开。
然而,命运似乎有意要推动这一切。
几天后,谢艳玲代表“心域”参加一个国际性的科技创新峰会,意外地遇到了一个关键人物——曾在林氏海外事业部任职多年、现已退休的一位元老,迈克尔·陈。迈克尔与谢艳玲在之前的项目中有过接触,很欣赏她的能力,峰会间隙,两人相谈甚欢。
闲聊中,不知怎的提到了林镇钦。迈克尔感慨道:“林总能有今天,实在不容易。当年那场变故……唉,真是天妒英才。”
谢艳玲心中一动,状似无意地接话:“您是说……?”
迈克尔并未设防,或许是觉得往事已远,便压低声音道:“林总没跟你提过吗?关于他大哥,林镇宇先生。”
林镇宇?谢艳玲从未听过这个名字。林镇钦是独子,这是外界公认的。
看到谢艳玲脸上的错愕,迈克尔意识到自己可能失言了,但话已出口,只好含糊地补充道:“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在海外……一场很严重的车祸,镇宇先生没能救回来……当时林总也在车上,伤得不轻,亲眼看着……唉,从那以后,林总就变得……更加沉默,也极度厌恶医院。那件事对林家打击太大了,后来就很少再对外提起镇宇先生。”
迈克尔匆匆结束了话题,借口有事离开了。
谢艳玲却如同被钉在了原地,浑身冰凉。
大哥……车祸……亲眼目睹死亡……厌恶医院……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串联了起来。
那道疤痕,或许不仅仅是这次车祸的印记,更是与一段惨痛过往的连接。他雨夜那异常的情绪,那深不见底的恐惧和脆弱,都有了答案。
原来,那个看似无所不能、冷酷坚毅的林镇钦,内心深处,一直背负着如此沉重惨烈的过往。他并非生来冷漠,而是曾被命运亲手撕裂过温暖,目睹过至亲生命的流逝。他用层层冰壳将自己包裹,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在商界生存,更是为了抵御那无时无刻不在啃噬内心的痛苦与梦魇。
一股巨大的心疼,如同海潮般将她淹没。她想起他偶尔流露出的孤寂,想起他对自己近乎偏执的掌控欲背后,可能隐藏的对再次失去的恐惧。
当晚,谢艳玲回到别墅,林镇钦还没有回来。她走进他的书房,目光再次落在那张被扣在桌上的照片。这一次,她没有犹豫,轻轻地将照片翻了过来。
照片上,是两个穿着骑马装的少年,背景是广阔的草场。年长一些的少年笑容阳光灿烂,手臂亲昵地搭在身旁略显清冷、但眼神明亮的弟弟肩上。那个弟弟,眉眼间依稀有如今林镇钦的影子,只是那时他的眼神,还没有被后来的冰霜与沉重所覆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