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淬炼
第四十一章:淬炼 (第1/2页)孕程进入最后三个月,谢艳玲的身体像一艘被风浪不断重塑的船。曾经的轻盈敏捷被笨重迟缓取代,双脚水肿需要穿大两码的软鞋,腰背时常泛着酸胀的疼痛,夜晚因为宝宝的压迫和频繁的胎动而难以安眠。镜子里的自己,脸庞圆润,腹部高高隆起,带着一种陌生又神圣的母性光辉。
她努力适应着这具不再完全受控的身体,也在适应着外界愈发复杂的目光。林镇钦将她保护得很好,绝大多数不必要的社交和出差都被他强势地挡在了门外。但“林氏太子妃孕期深居简出”的消息,还是成了圈内茶余饭后的谈资,衍生出各种版本的猜测——从“母凭子贵安心养胎”到“地位不稳被迫隐退”。
谢艳玲尽量不去理会这些噪音。她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心域”的战略规划和核心团队建设上,通过高频次的视频会议和清晰的目标管理,确保公司航向不偏。她甚至利用这段不能四处奔波的时间,潜心研究海外市场更深入的用户数据和文化差异,为“心域”下一阶段的精细化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镇钦将她的努力和坚持看在眼里。他不再像孕早期那样,仅仅将她视为需要严密保护的“易碎品”,而是更加尊重她作为独立个体的精神需求和事业追求。他会在她长时间视频会议后,默不作声地递上一杯温水,力道适中地帮她按摩浮肿的小腿;他会在她因为某个技术难题蹙眉时,安静地坐在一旁,不打扰,却在她需要时,给出几句切中要害的点拨。
他们的关系,在这种特殊时期,淬炼出了一种更深沉的默契。无需过多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感知对方的情绪与需求。
然而,真正的淬炼,总伴随着不期而至的烈火。
那是一个雷雨交加的深夜。狂风卷着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谢艳玲因为宝宝异常活跃的胎动和天气的压抑,辗转难眠。林镇钦在处理一份加急的海外合同,书房的门虚掩着,透出温暖的灯光。
突然,一阵尖锐刺耳的手机铃声划破了雨夜的沉寂,不是林镇钦常用的那部,而是他极少启用的、一个加密的紧急联络号码。
林镇钦几乎是瞬间就接起了电话。谢艳玲在卧室里,听不清具体内容,但能感觉到他接听电话后,周身气息骤然变得冷冽而紧绷。他简短地回应了几句,语气是她从未听过的凝重。
电话挂断,书房里陷入一片死寂,只有窗外的风雨声更加猖獗。
谢艳玲的心提了起来,她披上外衣,走到书房门口。林镇钦背对着她,站在窗前,身影在闪电的映照下,显得僵硬而孤直。
“镇钦?”她轻声唤道。
林镇缓缓转过身,脸色在灯光下有些苍白,眼底是翻涌的、极力压抑的惊怒。他看着她,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难以启齿。
“出了什么事?”谢艳玲走到他面前,握住他冰凉的手,感觉到他指尖细微的颤抖。这很少见,他向来是冷静自持的。
林镇钦反手紧紧握住她的手,力道大得几乎让她感到疼痛。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恢复了几分惯有的冷硬,但那冷硬之下,是汹涌的暗流。
“刚收到消息,”他的声音沙哑,“我们在北欧谈的那个关键新能源项目,核心技术和谈判团队……被竞争对手联合截胡了。对方动用了非常规手段,获取了我们所有的底牌和报价策略。”
谢艳玲倒吸一口凉气。那个项目她听林镇钦提过,是林氏未来十年能源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投入了巨额的前期资源和长达两年的谈判心血。一旦被截胡,不仅是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意味着林氏在该领域的战略布局将受到重创,甚至会动摇资本市场对林氏创新能力的信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