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被轻视的棋手
第九章 被轻视的棋手 (第2/2页)刘协凭着他惊人的记忆力和多年的隐忍观察,将朝堂上那张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伏寿面前。他就像一部活的“人事档案”,为伏寿的战略分析,提供了最精准、最关键的数据支持。
伏寿一边听,一边在心中迅速构建着一副包含“可拉拢派”、“中立派”、“死忠派”的权力图谱。她的现代管理学知识,与刘协的帝王心术,在这小小的寝殿内,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就在他们以为可以暂时松一口气,静待官渡战局发展时,许都的经济形势,开始出现了微妙而迅速的变化。
战争,就像一个巨大的吞金兽。随着曹袁两军对峙日久,许都城内的物资消耗日益巨大,而从外地运来的补给,却因道路阻隔而日渐稀少。
米价一日三涨,寻常百姓家,已经开始用稀粥代替干饭。
而伏寿提前布局的食盐和布匹,价格更是扶摇直上。
“娘娘!您真是神了!”黄迁再次秘密前来汇报时,那张老脸上的皱纹里,都写满了狂喜和崇拜,“当初我们花三百金收来的盐,如今市价已经涨到了九百金!那些布匹,更是有价无市!城里好几家大户,都托人来问,愿不愿意出货。只要我们现在一出手,立刻就能翻两番!”
看着黄迁那副恨不得立刻将货物变现的财迷模样,伏寿只是淡淡地摇了摇头。
“还不到时候。”
“啊?还不到时候?”黄迁急了,“娘娘,再等下去,万一……万一前线战事有变,曹丞相班师回朝,稳定了物价,我们可就错失良机了!”
“我问你,”伏寿的目光锐利如刀,“一座快要渴死的城池里,是一袋金子有用,还是一袋盐有用?”
黄迁愣住了。
“金子,买不来性命。但盐,可以。”伏寿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黄令监,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赚多少钱。钱,只是工具。我要你做的,是利用这些‘硬通货’,去换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她停顿了一下,一字一顿地说道:“信息。还有,人情。”
“从今日起,你让你侄子,密切关注城中官员府邸的动向。尤其是那些家底不厚,或是族人众多的官员。战时俸禄不济,物价飞涨,他们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去观察,谁家在悄悄变卖家产,谁家的仆人出来采买时面有难色,谁在私下抱怨战争。”
“找到这样的人,不要直接用钱去收买,那太低级,也太危险。”伏寿教导着她这位古代的“销售经理”,“找个机会,以你侄子的名义,在他们最窘迫的时候,送上一斛米,或是一罐盐,就说是同乡之谊,或是敬佩其为人。记住,只施恩,不求报。”
“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能让人记一辈子。我们现在撒下去的,不是钱,是种子。等到将来需要他们的时候,今日的一罐盐,或许就能换回一条性命,甚至……是一次扭转乾坤的机会。”
黄迁听得冷汗涔涔。他本以为自己跟着皇后做的是投机倒把的买卖,此刻才明白,娘娘布下的,是一个他想都不敢想的惊天大局!这哪里是商道,这分明是帝王之术!
他对着伏寿,深深地拜了下去,这一次,是心悦诚服,再无半点贪婪之念,只剩下敬畏与忠诚。
就在伏寿将她的棋局,从宫内延伸至许都全城时,一则新的消息,通过阿元的渠道,悄然送到了她的案前。
那是一枚小小的玉佩,被阿元“无意”间遗落在伏寿的妆台下。这是她们约定的紧急信号。
当晚,伏寿借口心口烦闷,屏退了所有人,只留下阿元在殿内伺候。
“说。”
阿元跪在地上,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颤抖:“娘娘,奴婢今日去给荀令君府上送赏赐时,听到他与府中长史说话。长史面色惨白,说……说前线送来丞相亲笔信,信中言辞……极为颓丧,似有……退兵之意。”
轰!
伏寿的脑中,仿佛一道惊雷炸响。
她知道,官渡之战最关键的转折点,那个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十字路口,提前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