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杨宪,你的末日到了!
第145章 杨宪,你的末日到了! (第1/2页)翌日,奉天殿。
文武百官肃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淮西勋贵们个个眼观鼻,鼻观心。
但紧绷的下颌和偶尔交换的眼神,透露出他们内心的不平静。
朱元璋高踞龙椅,面色沉静,目光如同盘旋在高空的苍鹰,扫视着脚下的臣子。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司礼监太监悠长的唱喏声刚落。
左丞相杨宪便手持玉笏,快步出班,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刻意营造的沉痛和愤慨:“臣杨宪,有本启奏!”
“讲。”
朱元璋的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
“陛下!臣奉旨推行‘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于京郊皇庄试点核验田亩人丁。”
“然,核查伊始,便遇重重阻碍!”
杨宪语气激昂,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某些豪强劣绅,为对抗朝廷新政,保全私利,竟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相互串通,将名下田产层层转匿,今日记在甲名下,明日便转到乙手中,后日又可能落到丙的户头!”
“妄图以此等卑劣手段,混淆视听,阻挠清查,继续隐匿田亩,逃避朝廷赋税!”
他一边说,一边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双手高举!!
“然,皇天不负苦心人!”
“经臣连日不懈努力,多方查证,终将部分顽抗之辈查个水落石出!”
“仅以试点三户为例,其族中实际男丁女口合计五百七十三人!”
“名下隐匿不上鱼鳞册之良田,高达两千四百余亩!”
“据臣初步核算,近五年来,此三户累计逃避之田赋、丁银,恐不下五万两白银!”
“五百七十三口人?两千四百亩地?五年逃税五万两?!”
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身,脸上的平静瞬间被雷霆之怒取代!!
他双目圆睁,一股骇人的杀气弥漫开来。
声音如同寒冬里的冰碴子,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好!好得很啊!”
“咱在这宫里省吃俭用,想着北伐,想着迁都,想着赈济灾民!”
“他们倒好!趴在咱大明的江山社稷上,吸百姓的血,啃国家的墙根!”
“五百多口人,两千多亩地,就敢逃税五万两?!”
“那全天下,像这样的蠹虫还有多少?!”
他越说越怒,猛地一拍御案,震得整个大殿嗡嗡作响:“杨宪!”
“臣在!”
杨宪立刻躬身,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亢奋。
“给咱查!一查到底!”
朱元璋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之威,“凡此次查实,确有隐瞒田亩人口,逃避赋税者,给咱限期补足所有欠银!”
“一分一厘都不能少!”
“若敢抗命不交,或逾期未足额缴纳者——”
“其名下所有田产,无论隐匿与否,全部给咱抄没,收归朝廷!绝不姑息!”
“臣领旨!定不负陛下重托!”
杨宪大声应道,声音洪亮,带着一股扬眉吐气的快意。
而站在勋贵队列中的蓝玉、曹震等人,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们虽然早有预料,但听到杨宪报出的具体数字和皇帝如此严厉的处罚,仍是觉得心口一阵绞痛!
那三户不过是他们推出来试探的棋子。
背后牵连的可是他们整个集团的利益!
这一下,不知要损失多少真金白银和田产!
一道道冰冷的目光,如同毒箭般射向志得意满的杨宪,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
龙椅上的朱元璋发泄完怒火,气息稍平,他重新坐下,目光落在杨宪身上,带着一丝探究和好奇,语气缓和了些许。
“杨宪,咱倒是有些好奇。”
“你方才说,那些蠹虫不断转移田产,层层设置障碍,你是用了何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查得这般清楚?”
杨宪早就等着这一刻了!
他心中得意,脸上却摆出一副谦逊又带着智珠在握的表情,躬身道:“回陛下!”
“此等奸猾之徒,若依常法,逐户核对田契,确易被其拖延蒙蔽。”
“臣苦思冥想,方得一法——”
“那便是,不再被动追索!”
他微微抬头,声音提高,将叶凡那套说辞稍加修饰,变成了自己的“英明决策”!
“臣下令,将试点区域内所有待核查田亩,不论其名义上归属何人,先行统一丈量,尽数登记,宣告暂归朝廷名下!”
“并限令,凡自认拥有此地田契者,须于规定时限内,携契至官府核对画押!”
“逾期不至,或田契无法对应者,其地视为无主,收归朝廷!!”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自得:“此法一出,可谓釜底抽薪!”
“那些原本互相推诿,藏匿田契之人,眼见田地即将不保,哪里还敢拖延?”
“纷纷主动携契前来,唯恐落后一步,地契便成了废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