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神秘的调令
第3章:神秘的调令 (第1/2页)外面的风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枯叶贴着墙根一动不动。他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再睁眼时,目光落在桌上的那把QBZ-95上。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打开手电筒。光束扫过一排排货架,从一堆报废的枪械残件旁掠过,最后停在角落的一堆旧文件夹上。纸页泛黄,其中一角露出一点红章印泥的痕迹。
他走过去,抽出那张纸。
右上角写着“绝密”两个字。标题是《关于组建“熔炉”特别行动组的初步构想》,编号ML-001,落款人签名是“汪老”。日期是三年前。
他没动,手指捏着纸边,轻轻摩挲。这个名字他听过——在一次跨战区联合演习的简报会上,有人提过“汪老”提议搞一个封闭式的特种作战试验项目,后来就没下文了。
他把纸折好,塞进战术背心的内袋,继续清点物资。
弹药箱第三排最底层,编号704-C的箱子锁扣已经生锈。他用工具刀撬开,里面全是空包装袋和防潮纸。拨开最底下一层,指尖碰到一张硬卡纸。
拿出来一看,是一张正式调令。
纸很厚实,军用特供的那种。抬头印着“中央军委特别指令”,正文写着:“夏焱同志,现根据‘熔炉计划’重启安排,命你于三日内前往赤岩基地报到。坐标北纬23°14′,东经104°38′。逾期未达,视为自动退出现役。”
下面盖着一枚暗红色的方形印章——“熔炉计划绝密级”。
他翻过来看背面。
一行铅笔字,笔画锋利,像刀刻上去的:
“来这里,你欠人质的命,能用敌人的血还。”
他盯着那行字,呼吸微微一顿。
这不是命令,更像是挑衅,又像召唤。
他把调令反复看了三遍,核对红章编号、签发流程、加密水印,全都合规。可这种级别的文件,不该出现在后勤库房的废品箱里。
除非……是有人故意放的。
他忽然想起那个签名。“汪老”——三年前那次演习,他在会议室角落见过一张便签,上面也是这样几行小字,提醒教官组调整夜间渗透路线。字迹一模一样。
他拉开背包,取出战术手册。翻开最后一页,“我不退”三个字还在,墨迹深深陷进纸里。
他没碰那行字,合上手册,重新塞回内袋。
转身朝档案室走去。
库区西侧有间独立小屋,门上挂着一把锁。他掏出万能钥匙串,试到第七把,锁芯“咔”地一声开了。
屋里堆满了退役装备登记册。他打开应急灯,蹲在地上一本本翻。
“试点项目名录……改革实验单位……”他低声念着封面标题,一本本抽出来。
半小时后,终于找到一份编号为“JG-2019-07”的内部通报。其中一页写着:“‘熔炉计划’因人员伤亡风险过高,于2020年暂停实施。原设基地位于西南边境山区,代号‘赤岩’。”
他继续往后翻。
在附录的通讯记录摘要里,发现一条异常信息:近三个月内,有五次从总参加密频道向“赤岩节点”发送数据包的记录,接收方认证代码为“W.L.-01”。
W.L.——汪老。
计划真的重启了。
他合上文件,吹掉灯罩上的灰尘,关灯出门。
回到仓库时,已是凌晨两点。
他拧亮台灯,铺开军用地图。红笔圈出坐标位置——中缅边境交界处,原始林带深处,没有民用道路,最近的补给点在八十公里外的边防哨所。
这种地方建基地,只可能干一件事:打黑仗。
他盯着地图看了十分钟,起身走向货架,开始整理装备。
先取下墙上挂着的作战背心。布料已经发硬,血迹洗不掉。他没扔,叠好放进背包夹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