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8章停皇陵,固江山
第1788章停皇陵,固江山 (第2/2页)几乎每一位帝王,在位期间,都会大修陵寝。
最出名的就是一个秦始皇了,为此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之巨,丝毫不亚于同时期的几个大工程。
事实上,在后世朝代,秦之所以有暴秦之称,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那个时期的徭役兵役太过于苛重,到了秦二世,在这方面更加是更上一层楼。
再往下秦皇汉武里的汉武,同样不惶多让。汉武帝刘彻在大寺肆战的过程之中,同样不忘修建自己的皇陵。
茂陵耗时53年,动用了数万人参与建造,并耗费了当时每年全国赋税的三分之一。
此外,唐的乾陵、昭陵,明十三陵,都说明了古人对于身后事的看重。
李翔看着跪在地上、为一座还未完工的陵墓哭嚎的众臣,又想起未来一旦运河项目真的开启,运河工地上那些在泥水和病痛中挣扎的无名民夫。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有决绝,有悲悯,也有一丝帝王特有的冷酷。
他走到房玄龄等臣子面前,俯视着他们,李翔声音低沉却似乎带着穿透一切的力量。
“祖制?天威?房卿,你告诉朕,是躺在冰冷奢华的地宫里被后世非议重要,还是让这条活着的、能滋养万里江山、庇护万千黎庶的运河早日通航重要?”
李翔直起身,声音带着帝王威严,响彻整个暖阁。
“朕意已决!运河可通,则江山方固,万民方安!朕的身后之地,不在下面的黄土里,而是在这条贯通南北的大河之上!”
“人死如灯灭,未来就算是朕死了,也不过是一摊枯骨,没什么两样。一滩枯骨,如何能够比得上千万黎庶?”
“就用这运河两岸的稻花香、千帆影来祭奠!后世若有非议,让他们指着这条河来骂朕好了!朕,担得起!”
他看向作为工部尚书的诸葛亮,眼中燃烧着决绝的火焰。
“孔明,朕把修陵的人、钱、物,都给你们工部了!运河若出纰漏,朕唯尔等是问!接下来,尽快给朕草拟一个章程出来!”
以诸葛亮为首的工部官员浑身剧震,巨大的震撼和随之而来的如山压力让他们几乎喘不过气。
皇帝暂停自己的皇陵!
这简直是破釜沉舟之举!
他们“扑通”一声重重跪下,额头死死抵在冰凉的金砖上,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哽咽和沉重。
“臣…诸葛亮!领旨!必竭尽所能,肝脑涂地,不负陛下…万民之托!”
那“万民之托”四个字,重逾千斤。
诸葛亮起身后,面向群臣,又是深深一揖,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明白,皇帝此举,不仅是为了运河,更是向天下表明了一种破釜沉舟、与国同命的姿态,这比任何诏令都更能激励人心。
李翔不再看他们,疲惫地挥了挥手,众人无声地退下。此事此刻,诺大的一个宫殿之内,仅只剩下他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