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4静观
1564静观 (第1/2页)虽然大部分官员对魏广德派人为冯保送行很理解,心里多少还暗自钦佩,但却是不会宣之于口的。
毕竟,冯保是太监,可不是他们这些进士及第的文官。
如果是文官,那肯定是被奸佞陷害的。
至于太监被发配,那就是活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对他们来说,也就是私底下议论两句,却没人会想到以此做文章,弹劾首辅。
就算是那些对时事极度敏感的御史、给事中,也没人会往这里面去想。
毕竟魏广德给离京官员送礼物其实已经是惯例,所有人都知道。
现在京城人参价格奇高,对于能滋补元气的药材,高年份的人参更是有价无市,所以大家其实都很期待,等自己年老体衰,被迫致仕还乡时,能够收到一株上年份的人参,拿回去好好调理身体,再多活上几年。
第二日,朝中依旧平静。
张四维已经安排好人,他们也会在这两天里草拟弹劾奏章,然后反复润色,力求突出此事的严重性。
当然,他们其实也知道,这种事儿不能拖。
拖久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作为次辅的张四维自然更清楚,所以这日上午在值房里处理了一些奏疏后,他就让手下去询问内阁里关于吏部尚书那份奏疏,从宫里转回来后是怎么处理的。
不多时,手下书吏就进来禀报道:“老爷,魏阁老那边已经派人和各部联系,询问九卿会议的时间。”
推举吏部尚书,当然不是内阁三个人坐一块能决定的,不过往常都还是会事先大家碰个头,商议下内阁是否有人选。
毕竟,名为九卿,谁不知道他们和里面那些人大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可以说,内阁阁老之间的会议,其实就可以决定九卿会议的基调。
此次,魏广德的决定可谓一反常态,并没有先召集他们商议人选,而是直接准备九卿会议,这就很不寻常了。
今天他可还没做好准备,奏疏晚些时候他还要再看看。
虽然知道是徒劳,可也必须把握万分之一的机会,万一宫里的陛下也对此不满呢。
想到这里,张四维不动声色让人出去,他则继续翻阅永远都看不完的奏疏。
晚些时候,魏广德那边终于派人过来询问时间。
“张阁老,我家老爷差我来询问下,这两日你可有要务,没有的话,今日下午就召集九卿商议吏部尚书人选,也好早些给宫里回话。”
来人自然是魏广德值房的芦布,他在张四维面前行礼毕后,才恭敬的说明来意。
不要觉得阁臣都是一天到晚就在值房里处理奏疏,魏广德偶尔都要出去,到各部去走走,张四维、申时行自然也是。
当初刚入阁的时候,申时行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外面跑,那时候正是清丈京城勋贵田庄的时间,没有他阁老出面,顺天府的差人是真不敢做事的。
那帮子勋贵,就算落魄,品级都甩顺天府尹几条街,根本就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
“今日下午我有事儿要外出,明日下午吧,上午时间未必来得及。”
张四维心中早有盘算,明日一早就爆出弹劾魏广德的奏疏,到时候魏广德必然回府等候,九卿会议的主导权必然就落到他手里。
“哦,这样啊,那好的,小人这就回去复命。”
芦布只是一愣,没想到张四维居然直接把时间推到明日下午。
不过这也不关他的事儿,反正是自家老爷定夺。
其实,按照早前的习惯,直接下条子把人召集到一块就好了,一次推举会议,又不费多少时间。
芦布回到值房,把张四维和申时行的话都复述一遍。
申时行自然是无事,随时都可以,只是张四维把大致时间定到明日下午,让魏广德稍微愣了愣。
本来魏广德想到是下午就召集人手,到时候大家都没个主见,毕竟是突然袭击。
借此,就以第一次九卿会议,诸公尚未有定论,把宫里那道旨意就可以放一放,等上十天半个月,啥时候宫里问起再召集第二次。
他的奏疏已经递上去了,相信今明两日关于杨巍的诏书就应该下来。
杨巍去南京任户部尚书,至少给他半年以上的时间,反正先让劳堪把吏部的事儿挑起来。
只要王篆知道自己晋升无望,肯定也会愿意和劳堪配合,一起先把吏部的事儿做好,给自己准备一些退路。
如此,吏部在此期间肯定就不会闹幺蛾子,主动上疏询问了。
谁愿意头上顶个大老爷,没有吏部尚书,他们两个侍郎就能决定吏部事务,多好。
“明日么,那好,你给各位大人递个话,就定在明日下午好了。”
魏广德此时也不好夺了张四维的意思,只好对芦布说道。
安排个行人过去传话,再简单不过,魏广德相信他能做好。
不过等芦布出去了,魏广德心里也在盘算这事儿。
总感觉张四维定下的这个时间,似乎有些蹊跷。
不过他不知道,张四维打算借助送冯保这件事儿让人弹劾他,暂时夺了他的权。
至于最后,就看宫里那位,是否还存着这样的心思。
有,自然就会顺势将其拿下。
没有,自然几天后魏阁老就会回阁办差。
在外人看来,这些也不过是一些御史言官在察言观色,揣摩上意的行为。
后世倒张居正时,其实就是经过科道言官不断的试探,终于发觉了万历皇帝的态度,进而发动一波又一波对张居正势力的清算。
他们未必是真认为张居正政策有问题,而是纯粹为了朝堂上能够空出来的官职。
或许,这也是之后万历皇帝完全放任外朝的原因,对他们想要举荐官员的奏疏一概留中,就是不发,让各衙门官员缺额严重。
许多他们甚至出现一二把手都致仕离京数年,却没有官员接任的奇怪现象,而是下面官员按品级暂摄部衙权利。
很快,一日的时间匆匆而过,魏广德回府就收到消息,劳堪、江治和张科等人都递了帖子,晚点要过来。
魏广德想不到的,他们可未必,特别是劳堪。
虽然他留在都察院的线人没有传递来消息,可在关系吏部尚书官职的情况下,张四维突然把九卿会议推后一天,还是引起他的注意。
虽然是九卿会议,但因为吏部尚书空悬,所以吏部两位侍郎都要列席会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