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隆万盛世 > 1589斥候战

1589斥候战

1589斥候战 (第1/2页)

小早川隆景无疑是找到了现阶段对付明军最好的办法,利用本州岛西部丘陵地形层层狙击明军的进攻。
  
  他是彻底看穿了明国的打算,在倭国大军集结完成前尽可能的外扩防御线,获得更多的防御纵深,方便明军在中国范围内机动。
  
  似乎上天早有天意般,倭国居然把魏广德,或者说大明看重的区域,一直以来都以“中国”相称。
  
  古代日本以京都为中心,将全国划分为“近国—中国—远国”三个等级的行政区域。
  
  “中国”指距离京都较远的地区,并非指现代意义上的中国。
  
  相比四国和九州岛,本州岛西部自然就属于“中国”。
  
  而到了明治维新后,日本将全国划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七个区域,其中“中国地方”包含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五个县。
  
  而这五个县,其实就是本州岛西部的庞大区域,比戚继光划定的控制区还要大一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倭国的地方政治架构里,“县”大约相当于欧美所说的“市”,而倭国的“市”则是市镇的意思,相当于“乡镇”。
  
  其实,倭国的行政区划是仿效古代中国的架构。
  
  夏朝至春秋时期,行政区划尚未统一,商周实行分封制,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形成诸侯国自治的局面。
  
  春秋中期,楚国、秦国率先设立县作为基层单位,战国时期形成郡、县制两级体系。
  
  秦统一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初期设36郡,西汉增至110个郡(包括诸侯国封地),县级政区达1587个。
  
  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州郡县三级制,州作为监察区与行政区合一。
  
  唐代改用州县二级制,全国设10道(后增至15道),道成为高层政区。
  
  宋代设“路”作为州以上的行政区划,并推行“路级监察制度”。
  
  元代创立行省制,全国设11行省(包括中书省直辖地区),行省下辖路、府、州、县。
  
  明代调整为15省,清代增至22省,并在省与府之间增设“道”作为监察区,县级政区数量持续增长,至清朝中期达2000余个。
  
  民国初年废除府州厅,改设省县两级,并引入市制,但保留了行政督察区。
  
  新中国成立时,沿用了民国时期的行政督察区,在省以下设立专区,作为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20世纪50年代早期,中国开始市管县体制改革,部份专区被撤销,将专区领导的县市改由省辖市领导。
  
  由于缺乏经济基础,多有反复,1967年-1975年,专区逐渐改为地区,75年宪法确立了地区的地位。
  
  所以,很多老城还有“行署”这样的地名,其实就是地区的遗留。
  
  1983进行机构大改革,撤消大量地区,合并到市,并逐步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好吧,还是那话,似乎倭国早就有把这片土地让给“中国”的意思,反正在古代倭国很早就已经为大明划定了本州岛的疆域。
  
  就在大田城城外的树林里,小早川隆景终于把他对付明军的办法详细说给了国司元相和桂元澄。
  
  国司元相虽然因为年老已经逐渐被毛利辉元踢出了毛利家核心管理团队,但是毕竟资格够老,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小早川隆景的对明作战计划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那么以此指导其他地方将领和明军作战,也是有非常积极作用的。
  
  “出城和明军野战,可他们的大崩太厉害,根本守不住。”
  
  国司元相开口说道。
  
  “我知道守不住,难道有城墙保护,城池就能够守住吗?
  
  明人的大崩比我们多,我们依旧很难抵抗。”
  
  小早川隆景马上就反驳道。
  
  听到小早川隆景的话,国司元相马上说道:“你那是让卒轻去送死”
  
  桂元澄在一边听着两人的争辩,好久后才终于开口说道:“小早大人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利用地形阻击明军,不是要守住什么,而是迟滞他们的进攻势头。
  
  据我所知,明军对上石见、周防等地城池,几乎都是一两战就能轻松攻下,根本没有能够支持太久时间。
  
  而他们能连续获得胜利,最大的依仗就是他们手里的大崩。
  
  而我们手里大崩实在太少,而且也没有明军火器犀利。
  
  要等待援军还需时日,如果不能拦住明军这股势头,怕是很难坚持下去。
  
  哪怕一个山头就阻挡一天,从这里到大田城,至少十几个山头。
  
  明军就算攻击顺利,至少也需要十天时间才能前进到大田城下。
  
  关键还是,他们那股锐不可当的势头,被我们拦下了。”
  
  听到桂元澄这么说,国司元相才不得不认真思考小早川隆景的提议。
  
  “那这里怎么办?”
  
  思考片刻后,国司元相才不得不低头。
  
  他不是迂腐之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小早的提议,似乎是当前倭国对付明国最好的办法,没理由不采用。
  
  只是当下的局势,他们刚刚布置下的埋伏,似乎已经前功尽弃。
  
  “调整一下,留下大部分人继续埋伏,等待明军到来。
  
  如果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退。
  
  撤出部分人手开始沿着山头布置防线,后面就一个个山头轮换着抵抗。”
  
  小早川隆景马上说道。
  
  出大田庄的时候,他就一路观察地形,觉得这片区域是打明军阻击战的绝佳之地。
  
  其实,若是位置不好,倭人也不会在这里建城。
  
  很快,三个人商量妥当,随即就开始调整部署。
  
  抽出三千人带着一些大筒和铁炮布置在身后两个山头上,有了这层保护,就算他们的伏击战失败,明军短期内也很难快速突击,直接追尾杀到大田城去。
  
  这样,也就给他们留下了收拢人手和阻止后续山头阻击战的时间。
  
  就在倭国准备阻击战的时候,明军的斥候也已经悄悄抵达了这片区域。
  
  只不过还处于洼地外围,并没有发现倭军行动的痕迹。
  
  之前,明军前出最远不过十五里,毕竟这里是丘陵,前出太远很难和后方保持联系。
  
  这里不是北方,斥候可以骑马大喇喇的机动,只要跑得快就行。
  
  现在是在陌生区域活动,斥候都显得小心谨慎,如盲人摸象般缓慢行动。
  
  若不是刘綎严令斥候必须提前大军一天抵达下一个驻地,寻找合适扎营地点,他们是不愿意出来这么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