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京都第一美人”的再度登场!【5000】
第20章 “京都第一美人”的再度登场!【5000】 (第1/2页)新选组的“大记忆恢复术”有多么恐怖,是世所公认的。
池田屋一役后,新选组拷问尊攘志士古高俊太郎的详细过程,被传得神乎其神,俨然变为都市传说一般的存在。
什么新选组有个小黑屋,只要进去了就绝对别想全须全尾地出来……
什么新选组养了一批以拷问为乐的变态,这伙人的最大爱好就是拿受刑者的惨叫声来下饭……
伊牟田尚平、益满休之助等萨摩御用盗的重要干部被逮进新选组的牢狱后,他们很快就亲身体验到:世人对新选组的“大记忆恢复术”的评价,固然有夸大的成分,但恐怖是真的恐怖!
鞭打、石抱、火烙……刑具应有尽有,你能想到的拷问手段,新选组的牢狱里全都有,绝对有一款能让你精神崩溃。
上述诸法都不行的话,就直接采用经典的老办法——往人双脚上扎钉,自脚背入,从脚心出,再把人倒吊起来,两根钉上分别立着巨大的五目烛,使受刑者一边体验身体倒吊的痛苦,一边承受热油淌满全身的煎熬——截至目前为止,被收押的萨摩御用盗的诸多成员中,尚无人能捱到这一关。
如此,一通“大记忆恢复术”下来,嘴巴再硬的人也会乖乖张口,恨不得把小时候偷看过邻居姑娘洗澡的陈年往事,也给抖露出来。
顺便一提,萨摩御用盗的残部未能安然回到萨摩。
因为相乐总三抗命,伊牟田尚平等其余干部又沦为新选组的阶下囚,所以没有一个够资格、够能力的大人物来领导萨摩御用盗的残部。
因此,绝大多数人并没能回到萨摩,尚未离开京畿就被新选组的岗哨、巡逻队给逮住。
在拷问这些家伙后,青登得以知晓《年贡减半令》被取消、相乐总三的独走等诸多事宜的始末。
对于相乐总三的悲惨遭遇,青登既觉滑稽,又感惋惜。
该说他是太过天真呢,还是对“南朝”太过信任呢?
换作是青登的话,绝对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年贡减半令》的异常。
只消细究一番,便能发现《年贡减半令》的突然取消,是打从一开始就埋好伏笔的——“南朝”从未正式对外宣传该政策!
这种能够收买人心的大好政策,如果真想施行下去,那么肯定会于第一时间广而告之,断无遮遮掩掩的道理。
然而,直到捕获萨摩御用盗的残部,青登才知晓这项政策的存在!
这只说明一件事:“南朝”的高层们从未认真对待《年贡减半令》!始终做好了“随时可以取消”的准备!
虽然青登从不对“南朝”的道德水平抱有期待,但这种出尔反尔的恶劣行径,还是令他瞠目结舌。
青登本以为“南朝”终归是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总会有点底线。
没成想,“南朝”的高层们完全视底线为无物!连最基本的脸面都不要了!
此事过后,青登进一步看清“南朝”的虚伪做作,同时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南朝”的不易应付——这种没有道德的敌人,最为棘手!
不过,从另一角度来讲,“南朝”对《年贡减半令》的突然取消,也算是给青登送弹药了。
这种大好的宣传材料,岂可放过?
青登立即召来岩崎弥太郎,要求全力开动舆论机器,传言传起来!瓦版小报派起来!向全天下宣传“南朝”的无耻卑劣!
虽然“南朝”肯定会以“《年贡减半令》乃子虚乌有之事”来辩驳,但没有所谓。
舆论战的一大核心就是“你讲你的,我论我的”,别管有没有理,总之先别弱了势头!
到头来,《年贡减半令》成了彻头彻尾的闹剧,只是可怜了真心想让该政策落实的相乐总三。
说起此人……青登对他并不感陌生。
数月前的五棱郭战役,青登单独召见了在攻城战中立下大功的大石锹次郎。
是时,曾在萨摩混过一段时间的大石锹次郎,特地提及相乐总三,说他是不可小觑的俊杰,让青登多加注意。
看样子,大石锹次郎并未夸大,这人确实是有几分本事。
宁可与“南朝”决裂,也不愿违背自己的良心……纵使是敌人,也不妨碍青登对这种大丈夫致以崇高的敬意。
倘能相见,他很乐意将对方收至麾下,纵使做不成战友,做个朋友也行。
只可惜,他们暂时是无缘相见了。
在抓捕大量萨摩御用盗的成员后,新选组的牢狱都快被塞满了。
其中真正意志坚定的人,就只有伊牟田尚平、益满休之助等寥寥数人。
其余人等……说得直白一点,尽是乌合之众。
稍微亮下刑具,他们马上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很快就吐露出相乐总三的住所。
遗憾的是,当新选组的大部队直扑过去后,已是鬼影都不见半个,全无相乐总三的踪迹。
没能找到相乐总三,固然可惜,但萨摩御用盗已是名存实亡,是否逮住他这个统领,已经无关紧要了。
新选组对萨摩御用盗的围剿,大体便是如此,成果之丰硕,真可谓是大获全胜!
至于“伊东派”的灭亡,虽然无甚可说,但仍有几点须提及。
在击杀伊东甲子太郎的当夜,近藤勇和斋藤一顺利归队,并于次日穿着浅葱色羽织在人前走了几遭,彻底打消了民众对于“新选组分裂”的怀疑。
伊东甲子太郎已死,其党羽尽皆伏诛,因其反叛而遭致的破坏被降至最低,就结果而言,这起事件已然是圆满结束。
不过,因之产生的间接影响,却没这么容易消弭。
“伊东派”的不少成员——比如服部武雄、铃木三树三郎——都是颇具才干的能人。
要想填补这些人的空缺,可没这么容易。
其中最杰出、最难找到替代者的人,当属伊东甲子太郎。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像伊东甲子太郎这样擅长文书工作的逸才,就更是罕有了。
少了伊东甲子太郎的辅佐,山南敬助肩上的担子登时沉重不少。
他拼尽全力,忙得脚不沾地,恨不得将猫的爪子也借来使用,才总算是勉强保持住总务司的正常运转。
如此,足可看出伊东甲子太郎的有能。
对于伊东甲子太郎的反叛,青登是真心觉得遗憾的——少了这么个优秀的人才,想要找人来顶替都无从找起。
总而言之,“伊东之乱”以及萨摩御用盗的四处作乱,姑且算是翻篇了。
便在时局重又安稳些的这个时候,忽有一人来到大津,点名要见青登。
……
……
匡天元年/明治元年(1865),12月20日,夜——
秦津藩,大津,橘邸,青登的办公间——
“橘先生,紫阳小姐求见。”
京都取缔役东城新太郎毕恭毕敬地跪伏在青登的面前。
紫阳——大盐党的情报头子。
因为有一段时日没见到她,所以青登愣了瞬息才想起这号人物。
青登对大盐党颇有好感,又在“对抗法诛党”这一战线上与大盐党有着共同利益,双方有非常广泛的合作基础。
因此,在得知东城新太郎的真实身份后,青登不仅没有撤换其职务,反而让他继续担任京都取缔役一职。
京都取缔役乃京畿镇抚使的直属下级,拥有“随时可以面见青登”的特权,是最方便不过的传话筒。
假使大盐党有事要找青登,或是青登有事要找大盐党,都可让东城新太郎代为传话——就好比说此时此刻。
“哦?紫阳小姐要见我?这可真是久违了啊。”
青登莞尔,随即换上遗憾的口吻:
“我很乐意跟紫阳小姐见面。只不过……可否等明日天亮再说呢?”
虽然大津和京都离得极近,但在凛寒冬季赶夜路……如无必要,对于这种“不尊重大自然”的行为,青登素来是敬谢不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