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中原 二百 再起风波
纵横中原 二百 再起风波 (第1/2页)一个月后,大梁城繁荣依旧,客商络绎不绝,之前的择英大会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世人皆知,英明神武、宽容大度的元启皇帝赦免了那一日的所有犯上作乱之人,而那个被北周镇武司通缉、被南齐抛弃的徐亦航,竟是前朝皇室,是元启帝的侄子,其已继承祖上王爵,被元启帝封为了汉平郡王,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封王,但实在是恶心了南齐一把,毕竟汉平郡现在在南齐手里,南齐以前朝旧臣自居,此时前朝皇族现身,却是北周之王,齐王如今也是头疼得很。
南齐王宫,齐王书房,只听齐王暴喝道:“若是你当年在蜀地将错就错把他杀了,哪还有现在这些事?如今我大齐进退两难,你说怎么办?”
宕渠侯姜白华自从几天前回到南齐,便被齐王劈头盖脸地骂了好几回了,此刻早无往常玩世不恭、潇洒惬意的样子。
姜白华面无表情,回道:“王兄息怒,事已至此,不如我大齐昭告天下,愿奉徐亦航为帝,请其南下登基。北周必不愿放人,到时世人也挑不出我大齐的错来。”
齐王怒气未消,说道:“若是北周放他来呢?又当如何?我大齐顾忌徐氏皇族,他北周可不会,别忘了北周姬氏可是谋朝篡位,今天能给他个汉平郡王,明天就能罗织罪名杀了他。”
姜白华回道:“王兄,我大齐以徐氏忠臣自居,也是以此立的国,如今徐亦航被北周封为汉平郡王,还是承袭的祖上爵位,若我大齐不把汉平郡交给徐亦航作为封地,只怕有心人会利用此事煽风点火,到时朝中还忠于前朝的那些旧臣必会跟我等离心离德。”
齐王说道:“那你说该如何。”
姜白华接着说道:“不如将汉平郡送给徐亦航作食邑,每年给他万两白银,再重新修缮当年的汉平郡王府,一并送他,如此,名义上我大齐彰显忠义之名,实际上汉平郡及周围雄关要道仍然掌握我大齐手里。”
齐王听后怒气稍消,说道:“难得你与王兄我想到一块去了,只是我尚未拿定主意。”
姜白华疑惑道:“难道王兄早就思量周全了?”
齐王回道:“还有一计,便是如你所说,尊徐亦航为皇帝,邀其南下登基,北周若是不放人,我大齐将毫无损失,北周若是放人,那就派人在北周境内将其截杀,嫁祸北周。”
齐王年纪虽轻,这心思不可谓不毒辣。
北周大梁城,汉平郡王徐亦航临时下榻的别院。
徐亦航本来只是为了那一帮故交的安危敷衍北周元启帝,没想到元启帝承认了他的皇室血脉,不仅认他为侄,还封他为汉平郡王,并昭告天下。
徐亦航也只能暂时顺水行舟,走一步看一步了。
堂厅,徐亦航居中端坐,俨然一副主人家的模样了,上清派四位真人分左右依次落座。
徐亦航起身行礼道:“这月余多亏了四位师叔,晚辈才能窥得上玄无极功的门径,在此谢过各位师叔了。”
青霞子闻言笑道:“亦航师侄客气了,你本就是我派弟子,作为师长,我们几个老家伙指点于你也是应该的,更何况师侄你天赋异禀,堪称人中龙凤,师叔我甚是欣慰啊。”
空宁子说道:“可惜施翊师兄杳无音讯、生死不知,若是当年施翊师兄在,我上清派哪会沦落至此。还好,祖师有灵,将师侄你送了回来,我镇派绝学不至于失传。”
浮涯子说道:“不错,祖师有灵啊,天势四象剑只有配合上玄无极功才能发挥最大威力,反过来同样如此,二者缺一不可。上玄无极,大到无极,小至无极,练至臻境,包罗万象,有无穷变化,我等至今都未参透。亦航师侄切记,今后若是神功大成,万不可恃强凌弱,堕了师门声誉。”
震阳子闻言急道:“你这老道,说话不知轻重,亦航师侄行走江湖这些年,哪曾做过半点恶?我早就查过了,颇有侠义之风。”
浮涯子被震阳子揶揄,只白了震阳子一眼,也懒得反驳。
徐亦航这月余与上清派四位真人朝夕相处、互传武学,早已熟络,风雨雷电天势四象剑诀,徐亦航是毫不藏私,全部传授给了四位真人,而他自己也受益匪浅,上玄无极功远非混元功可比,无极功虽然高深难练,但徐亦航已察觉到这门功法是可以修炼先天元气的。
几人正聊着,门外突然响起脚步声,徐亦航抬眼往门外望去,只见公孙自在闪了进来,还没喘匀了气就说道:“南齐来人了,已面见北周皇帝,齐王要迎你南下登基称帝!北周皇帝的人就在院子外面,宣你见驾。”
“什么?”徐亦航闻言大惊,这齐王是要把他放在火上烤。
四位真人相互对视,青霞子道:“齐王这招釜底抽薪玩得可真是恰到好处,师侄你可要小心应对。”
震阳子道:“啥釜底抽薪,这叫挑拨离间,是驱虎吞狼,想逼元启帝除掉师侄。”
空宁子道:“不管是什么计,齐王是够狠,若是师侄答应,必会引起北周的敌意,就算能到了南齐,八成也是齐王的傀儡,若是师侄不答应,齐王毫无损失,还彰显他姜氏前朝忠臣的大义之名。”
浮涯子道:“只怕齐王要的不是大义,而是师侄的性命。”
公孙自在又说道:“齐使沿途大张旗鼓,大肆宣扬此事,如今这普天之下只怕人人皆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