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分析案情,确定方向
第1193章 分析案情,确定方向 (第2/2页)小林将解剖报告交给李明时,李明正在查看小周提交的走访记录。“死亡时间和原因都明确了,”李明的手指在报告上划过,“现在证据链越来越完整,赵磊的嫌疑也越来越大,必须尽快找到他。”他对着对讲机下令:“技术科优先检测张娟尸体上提取的纤维和泥土样本,小周带队继续追查赵磊的行踪,小王扩大银色面包车的排查范围,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突破口。”
夜色渐浓,刑侦支队的灯光依旧明亮。张林的解剖报告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案件侦破的关键大门,而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围绕这份报告展开,用科学的证据,将凶手绳之以法,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
第2天一早,李明组织召开案情分析会。刑侦支队会议室的百叶窗将清晨的阳光切割成细碎的光斑,落在长条会议桌上。李明面前摊着张娟的案宗,封面“东郊水泥厂女尸案”几个字被红色马克笔圈出,旁边贴着张娟的证件照——照片里的女人穿着浅蓝色衬衫,嘴角带着温和的笑,谁也想不到,她会以蜷缩在水泥物料堆的姿态结束生命。
“人到齐了,开始吧。”李明的声音打破沉默,目光扫过在座的人:小杨的勘查服还沾着水泥粉尘,小周的走访记录本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小王的电脑屏幕停留在监控截图界面,张林的白大褂袖口残留着消毒水痕迹。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杯刚泡好的热茶,热气在冷空气中袅袅升起,却驱不散会议室里的凝重。
小杨率先起身,将现场勘查图投到幕布上。画面里,五堆水泥熟料堆成的小山清晰可见,第三堆物料旁用红色圆圈标注着尸体位置,周围散落着足迹、纤维、烟蒂等物证标记。“现场共提取三类核心痕迹,”小杨指着勘查图,“第一类是足迹,42码男士工靴印12枚,步长70-72厘米,推算身高170-175厘米,鞋印前掌压力集中,后跟有拖拽痕迹,与抛尸动作吻合;38码女士皮鞋印8枚,步长58厘米,为死者张娟所有,鞋印边缘有新鲜磨损,说明生前有过较长距离行走或挣扎。”
他切换到特写画面,展示出一枚完整的掌纹:“在废料区搅拌机零件旁提取到右手完整掌纹,23个特征点清晰,已录入指纹库比对,暂未找到匹配对象;掌纹旁有淡褐色滴落痕迹,经检测为死者张娟的血迹,滴落间距15厘米,方向从废料区指向物料堆,确认是嫌疑人搬运尸体时,尸体伤口滴落形成。”
“最关键的是两类纤维证据,”小杨调出纤维检测报告,“从尸体指甲缝、围墙砖缝、银色面包车上分别提取到黑色聚酯纤维、深灰色棉质纤维、白色防尘网纤维。黑色纤维与嫌疑人黑色夹克材质一致,深灰色纤维暂未确定来源,白色纤维则来自物料堆防尘网,证明死者被抛尸时曾有过挣扎,手部接触过防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