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行凶动机和经过
第1197章 行凶动机和经过 (第1/2页)看着赵磊被押进审讯室,李明对着小周说:“辛苦你们了,三天三夜没合眼,终于把人抓到了。”小周摇摇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接下来就是审讯和固定证据,让张娟的家人能尽快得到一个交代。”
赵磊被押进审讯室后,小周和队员们并没有休息,而是立刻整理抓捕过程中提取的证据,将黑色布袋、蓝色衬衫、钢管、银行卡等物品送往技术科进行进一步检测,确保每个证据都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夕阳西下,刑侦支队的灯光渐渐亮起。赵磊的落网,让张娟遇害案有了突破性进展,接下来的审讯将是关键,只有让赵磊完整交代作案过程和公款去向,才能彻底揭开案件的真相,给死者和家属一个公正的交代。小周站在审讯室外,看着里面的赵磊,心里清楚,这场与罪恶的较量,还没有结束,但正义终将不会缺席。
刑侦支队审讯室的白炽灯冷得刺眼,赵磊坐在金属椅上,双手戴着手铐,黑色夹克上的泥土痕迹还未清理干净,裤脚沾着的草屑在椅子边缘蹭来蹭去。他的头垂得很低,刘海遮住了眼睛,只能看到微微颤抖的下巴——从被押进审讯室到现在,他始终保持沉默,手指反复摩挲着手铐边缘,像是在掩饰内心的慌乱。
小周坐在对面,将一杯温水推到赵磊面前,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微的声响。“赵磊,我们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小周的声音没有起伏,目光落在桌角的证据袋上——里面装着沾血的蓝色衬衫、带水泥粉尘的钢管、存有65万元的银行卡,“现在给你机会,把杀害张娟的过程和80万元公款的去向说清楚,这是你争取宽大处理的唯一机会。”
赵磊的喉咙动了动,抬起头时,眼睛里布满血丝。他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温水似乎缓解了他的紧张,沉默片刻后,他终于开口:“是我杀了张娟,那80万也是我挪用的……”
故事要从2024年6月说起。赵磊负责东郊水泥厂的原料采购,为了偿还赌债,他打起了公款的主意。“第一次挪用是6月5日,我伪造了一份与‘昌盛建材’的采购合同,金额20万,用假发票和审批单蒙混过关,”赵磊的声音带着沙哑,“当时想着先挪用应急,等赢了钱就还回去,可没想到越赌越输,窟窿越来越大,后来又分四次伪造合同,一共挪了80万。”
张娟作为财务科出纳,在7月核对单据时发现了异常。“她拿着单据找到我,问我‘昌盛建材的发票为什么都是复印件?送货单上的签字也不对’,”赵磊回忆,“我当时慌了,说‘可能是供应商那边出了问题,我再去问问’,把她糊弄过去,可没想到她根本没信,还在私下查‘昌盛建材’的信息——后来我才知道,她早就发现‘昌盛建材’是家空壳公司。”
8月14日下午3点,张娟拿着完整的核查记录找到赵磊,明确表示要上报厂长。“她把记录拍在我桌上,说‘赵磊,你这是挪用公款,我必须上报,不然就是同谋’,”赵磊的身体因愤怒和恐惧微微发抖,“我求她再给我点时间,我说‘我马上把钱还回去,别毁了我’,可她不同意,说‘财务制度不能破,你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