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太彻底了!(昨日的5k)
第1244章 太彻底了!(昨日的5k) (第2/2页)这个年轻不是说同志们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不对,不该如此当面反对高振东的意见,如果是那样,还开个屁的技术交流研讨会。
他心里想同志们年轻的真正原因是,高总工你们还不了解?他敢这么说,就必定有后手。
果然,高振东并没有阻止同志们的激烈讨论,而是笑呵呵的等同志们都发表完意见,才道:“不是要你们在炼钢过程中去溅渣护炉,而是出钢之后!”
“出钢之后?就是最后的炉渣?”
刚才都在激烈反对的同志们,一时间鸦雀无声,他们发现自己犯了个最大的问题——经验主义。
只想着在炼钢过程中解决问题,直觉的就把主意打到炼钢过程中的渣身上去了,想着一边炼一边护,没想到人高总工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高振东点点头:“对,最后的废渣,利用最后的炉渣中的MgO,使用氮气吹溅起来并挂壁,相当于是每一次炼钢,都在对炉衬表面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补,延缓炉衬本身氧化镁的总侵蚀,这也是能提升炉龄的嘛。而且这个动作是在炼钢完成后顺手为之,很方便的。”
他这话一说完,同志们感觉自己又发现了一条新路,居然能这样。
别看这个办法提出来之后,好像就是在炼钢结束后吹吹炉渣,但实际上他们知道,如果不是对炼钢整个流程极为掌握,而且对炉衬的侵蚀和保护机理非常精通,那是真想不出这个办法来。
“这个办法好!充分利用了炼钢后炉渣的残余成分和热量,直接生成新保护层,绝了!”
“可是氮气吹溅,会不会对钢材产生影响?”到了这一步,氧气是不可能用氧气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用氧气的,只有用氮气吹,才能保证不发生什么麻烦的反应这样子。
“你傻了,这是出钢后的炉渣!你就是吹得再多,也不关出钢质量的事儿啊。”
“啊对对对,是我脑子又犯浑了。可是如果氧化镁含量不够高怎么办?”炼制不同的钢材,炉渣里的MgO可不见得都一样,含量太低挂上去也没什么用。
高振东插了一句:“添加一点轻烧镁球,将炉渣中MgO含量调整到8%~12%,再进行氮吹。”
提问题的同志喜不自胜,大家都乐呵呵的在笔记本上写下“轻烧镁球,8%~12%”,搞工艺的同志都知道,这很重要。
“这种操作,能用于各种不同的钢种,还挺通用。”通用也是很重要的。
“但是吹溅不太好控制方向和范围呢……”喷枪的角度、方向、高度能控制的范围有限,效果可能达不到最好,虽然略有遗憾,但是说起这话的同志倒没有觉得是很大问题,总比没有强,要什么自行车。
“你傻啊,除了喷枪自己能一定程度上控制之外,转炉自己就能主动改变倾角和转动,为什么只是枪动?让转炉自己动!甚至我们能整出一套自动程序,不需要人工,自动检测炉渣成分、添加轻烧镁球、自动控制转炉和氮枪达到尽可能完整的覆盖,做到护炉质量好,而且还速度快不耽误事儿。”
说到这里,同志们又不禁想起来,高总工一开始先定调解决自动控制系统的妙处了。自动控制系统解决不了原理问题,但是它能尽可能好的把原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出来。
“妙啊,实在是妙啊~~~~~~”范厂长的感慨里,也不知道是说这个溅渣护炉妙,还是总体都妙,不过估计后者的概率大得多。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当然,这种带点废物利用性质的维护,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毕竟受限于废物条件,针对性和普适性都不是非常的好,所以我们还要有主动的维护手段,把维护的主动权,抓到自己手里!”
高振东的话让同志们都麻了,还有?而且,就是一定要主动去维护是吧,主动维护的难处刚才可都说过了。
“您的想法是?”范厂长一脸“赚翻了”的表情。
“除了沥青补炉之外,我们用含氧化镁的材料为主体,添加结合剂和添加剂,在炼钢后未完全冷却时喷涂到局部侵蚀严重的位置,甚至可以在侵蚀不严重的时候,进行预防性喷补。”
“这样能行?”喷补技术是在70年代末才基本完善的,现在的同志们别说见过,大概是连想都没想到的。
“能行,我推了推,可以用重烧镁砂、白云石砂为主料,硅酸盐、硅灰为结合剂,熟石灰为烧结添加剂,添加一定数量的水,在炉温尚高的时候喷涂到喷涂面上,这样能充分利用余温,将喷涂料附着在炉壁。”
喷补有湿法、半干、干法、火焰喷补等,高振东选的是湿法喷涂,这种方法虽然会因为干燥过快产生裂纹,大概只能粘附几个月,但是这完全不是问题。
笑死,现在的炉龄,综合下来根本用不了几个月,完全不用考虑。
而此时湿法喷涂高达90%以上的附着率,以及操作简便、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就成了最大的优势。
而且湿补法的配料,是最容易获得的,这对于我们现在的情况来说非常重要。有的喷补料配方要碳化硅,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就未免有点要求过高,来源和加工都比较麻烦,钢铁是大宗产品,哪怕只用于修修补补,用量都是很大的。
技术不一定要选最好的,而是要选最合适的。
听着高振东的话,好家伙,果然是高总工的习惯,连喷涂料配方都给整出来了!
不只是配方,他甚至给了配比!
不止配比,他甚至给了喷补压力、喷补角度、温度、水固比、黏度、喷补距离等一套工艺。
这是什么,这特么都不用自己这边研究,直接弄来设备调好喷补料,直接往上干就行了。
而且这喷补料里的每一种成分,都是非常容易获得的。
全程看下来简直一马平川,毫无难度。
但是同志们都知道,这不是真的简单,只是因为事情都被别人先帮忙做了而已。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而是高总工在负重前行。
他真的,我们哭死。
当然,这是个玩笑,同志们要哭死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他们发现好像这个事情并没有那么一马平川。
“这个喷涂料黏性大,喷补压力又要求0.4~0.7Mpa,而且是固液混合料,我们手上的泵可能不行。”一位负责工艺的同志道。
范厂长倒是不太放在心上:“不行?那就想办法。”人家都做到这份儿上了,这点问题还是我们自己解决吧,要不然脸往哪儿搁。
高振东却笑了起来:“你们还别说,这个事情你们还真不用太担心。”
啊?还有惊喜?
“这个泵,用柱塞泵或者螺杆泵都行,柱塞泵是个什么情况我不知道,但是螺杆泵我是知道哪儿在搞的,而且搞成功了!现在已经发展到双螺杆泵了。我替你们要一要技术吧。”
喷补料形态特殊,一般的泵还真不行,此时螺杆泵的含金量可就大大上升。而这东西,搞单兵一次性火箭筒的时候,高振东就指导着别人搞出来了。
以高振东的情况,把这个东西的技术要过来没有任何难度,他的贡献和地位在哪儿,而且此时,钢铁是国内工业的首要任务,甚至没有之一。
范厂长是真的要哭了,这特么太不好意思了啊!支持得太彻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