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第83章 再见熟人
卷五第83章 再见熟人 (第2/2页)而子孙同样沦为盗墓贼,竟然亲手挖开了老祖宗的坟茔,这世间竟有如此荒诞且讽刺的事情,难道真如古人所说,善恶有报,报应不爽?
张震心中五味杂陈,对这奇妙的因果循环感到既无奈又感慨。
齐老接着问道:“那一片墓地如今状况如何?”
张震回过神来,连忙回答道:“凡是有些年头的坟茔,几乎都没能逃过盗墓贼的黑手,被盗挖得一片狼藉。
现在我们得通过审问那些盗墓贼,才能确切知道到底有多少文物已经流失在外。
我已经安排了人手看守墓地,老师,您看需不需要对这片墓地进行保护?”
齐老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说道:“这种盗墓贼家族的墓地,没有保护的必要。
我这就给考古队打电话,让他们在执行任务的途中,顺便去清理一下,看看能否抢救出一些有价值的文物,也算是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尽一份力。”
张震点头表示赞同,说道:“那好,等今天把这些事情处理妥当,咱们中午便能启程,继续接下来的行程了。”
张震走后齐老仍沉浸在对古董的研究中。
他将叶秋莹叫来,算是现场教学了。
师徒二人开始将所有古董按年代和类别仔细排列,不一会儿桌上堆满笔记。
张震处理完事务,也过来帮忙。
齐老拿起一件看似普通的陶罐,反复查看后,发现罐底有极小且模糊的刻痕。
他戴上老花镜,借助放大镜,辨认出刻痕是某种古老文字,虽残缺不全,但他凭经验推测这是记载墓主身份的线索。
随后,齐老对一尊青铜鼎进行检测,从鼎耳的铸造工艺细节判断,这鼎来自商代晚期,工艺精湛,很可能是贵族祭祀用品。
他还发现鼎身有细微修补痕迹,修补手法独特,应出自当时技艺高超的工匠之手,这表明此鼎在当时就备受珍视。
在研究一件玉佩时,齐老注意到玉佩的材质是罕见的和田羊脂玉,质地温润细腻。
玉佩上雕刻的蟠螭纹线条流畅,造型栩栩如生,其工艺特征显示为战国时期。
齐老在玉佩背面发现一处隐秘的凹槽,推测这里原本可能镶嵌过其他宝石或物件,或许是墓主特殊身份的象征。
随着研究深入,齐老愈发坚信这家人祖上盗墓的判断。
这些古董风格迥异,出土时间跨度大,且不少有二次入土痕迹,符合盗墓贼收藏特征。
而且,古董间似乎存在某种神秘联系,比如部分器物上的纹饰、符号,虽来自不同朝代,却有相似寓意,像是遵循某种古老传承。
齐老推测,盗墓贼家族可能掌握着特殊线索,能寻得与古老信仰或秘密组织相关的宝物,而这些古董便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他将这一想法告诉张震,二人决定从古董的关联入手,探寻背后隐藏的秘密,一场围绕古老线索的探秘之旅悄然拉开帷幕。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便到了下午时分,考古队和文物稽查队的人才到了地方。
随着车辆停下,两个熟悉的身影落入张震的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