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紫潇阁的赔礼、公子解风情?
446、紫潇阁的赔礼、公子解风情? (第2/2页)【见你神色微动,他又补充道:“更有玄妙之处——服香之人可在白昼元神出窍半刻,提前体悟阳神玄境。”】
【你想起陆华曾言,这天下能助紫薇恒界突破阳神的奇物不过五指之数,还魂香正是其中之一。】
【此物你倒是难以拒绝!】
【高管事不等你回应,又取出一方羊脂玉盒放在石桌上:“这是赠予梧桐姑娘的养玉丹。”】
【盒盖微启,露出里面龙眼大小的丹丸,清香顿时弥漫小院,“服之可直入元神小三境。”】
【他后退三步,姿态恭敬,“紫潇阁的一点心意,还望观公子笑纳。”】
【水缸里突然“咕咚“一声——阮夫人惊得吐出一串气泡。】
【她认得这养玉丹,当年燕王为给起爱妾求一枚,可是用三艘楼船珍珠换的。】
【你只是思考了一会,略一颔首:“既如此,便多谢楼主了。”】
【高管事闻言,紧绷的肩膀明显松弛下来,长舒一口气道:“公子深明大义,当明辨是非,紫潇阁随时欢迎公子。”】
【他恭敬地后退两步,“那就不多叨扰了,告辞。”】
【公孙娘子微微躬身相送!】
【来去如风,转眼间院中又恢复了宁静。】
【公孙娘子站在原地,眼中有些惊讶,汴京三大清吟小班背后之人都还手眼通天的人物。】
【她比谁都清楚,这位“高管事“实则是紫潇阁仅次于楼主的实权人物,掌管六楼三阁,楼中女子无不闻风丧胆,就连他也得谨慎对待。】
【能让这位的自称管事,今日却如此谦卑,甚至刻意放低姿态.看来是那位楼主的意思。】
【汴京一些大人物已经悄然得知眼前的淡然的少年,正是书院二先生剑道传人。】
【她转过身来,一双美眸之中有着倾慕之色。】
【这个身份,足以让整个汴京无论是那方势力都不敢小瞧。】
【她能得知,也是今日这位高管事,请她帮忙搭桥于谢观。】
【公孙娘子柔声道,“观公子,可真是深藏不露?”】
【语气之中带了几分娇嗔,倒是和她平日不一样,“堂堂二先生关门弟子,这种身份要不是昨日的一场杀局,怕也是不会揭露。”】
【你回应道,“这不恰恰说明,公孙姑娘眼光奇高,慧眼识珠,早就与我结识了。”】
【公孙娘子一笑,款步至石桌旁,“我平生素来最佩服的便是二先生,只可惜身为女子,又无剑道天赋。见到观公子如此风采,心中难免生出几分羡慕。”】
【“今日特地前来,只盼能求得观公子墨宝一副。不日之后,奴家便要离开这汴京了。”她言辞恳切,说的也洒脱。】
【你望着眼前这位名动汴京的紫霞阁花魁之首,一口剑器动四方的女子。】
【自群芳宴上夺得前十之名后,她便有了赎身资格,早早获得自由之身。只是因故拖延了些时日,否则早已离去。】
【汴京城纸醉金迷,多少人为名利趋之若鹜。而她——名声、财富、地位唾手可得,却偏偏选择抽身离去。】
【这般心性,确可称得上奇女子。】
【公孙娘子这一去,怕是再难相见。】
【人生聚散无常,相见时难别亦难。】
【你并未推辞,提笔挥毫。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开来,笔走龙蛇间自有一番风骨。】
【待墨迹干透,你亲自送她至院门。】
【阶前落花纷飞,公孙娘子忽地回眸一笑,绛唇轻启:“若是观公子此刻出言相留”】
【“奴家今日便宿在此处也未尝不可。“】
【“就不知公子肯不肯解这番风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