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当为第一、宗主农牧、也算小有名气!
574、当为第一、宗主农牧、也算小有名气! (第1/2页)【终于到了最后一位揭晓的时刻,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此。】
【画卷徐徐展开,影像浮现在半空之中,那是一片宛若天宫的琼楼玉宇,云阶层层,以柔白的云霞砌成,一路延展至最高处。】
【云端之巅,安放着一座孤高而寂寥的王座。】
【一名白衣女子正踏着云阶,一步步向天阙之上走去。】
【除此之外,画面中再无他物,不见神光流转,也未有异象纷呈,整幅作品显得格外平静,甚至……平常。】
【与方才傅东城那幅“画龙点睛”、引得神龙盘绕擂台经久不散的惊人手笔相比,眼前这幅显然黯淡平凡许多。】
【蔻森看到这里,嘴角不禁浮起一丝讥诮。他原本紧绷的心神顿时松懈下来,先前的担忧,怕周景会像辨阵之时那样再出惊世之作,看来终究是多虑了。】
【如此平凡普通的一幅画,便不足为惧。】
【吕青鱼并未多在意整幅画的意境,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画中的白衣女子吸引。】
【她心中悄然生疑:师弟为何会画一名白衣女子?此人究竟是谁?虽仅是一道背影,可自己素来不穿白衣……应当不是自己。】
【那会是谁?】
【聂青竹同样心生困惑,暗自思忖周景笔下的女子究竟是何人。莫非他偏爱白衣?她不禁想着,往后自己或可多穿白衣。】
【然而令人觉得奇异的是,擂台上获得文鱼数目最多几人,却始终目不转睛地望着这幅画。】
【尤其是主持大比的赏赐堂主端木熹微,更是神情格外专注,仿佛要从画中看出另一重天地。】
【傅东城也是如此,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
【“快看!那画……画!”】
【“这是……什么!”】
【一声惊呼陡然响起,瞬间打破了现场的沉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众人方才只是看了此画一眼,待再次回神之际,却惊觉自己已立于一座巍峨天宫之内。】
【眼前玉柱盘龙,金阶栖凤,穹顶星河流转,脚下云海翻涌,天地交辉,恍若神域。】
【与此同时,两句真言如天启般浮现于众人识海:】
【“三十六宫春昼永,白玉京中第一重。”】
【抬眼望去,云海奔涌,托起一道通天玉阶,阶如凝霜迭雪,层层攀升,直入渺渺九霄。】
【阶顶之上,孤悬一尊帝座,其形其势难以描摹、不可名状。】
【细看之下,帝座周身雕镂万象众生:飞虫走兽、山川湖海、日月星辰皆蕴其间。】
【恍惚间,众人仿佛窥见——】
【那至高帝座之上,曾有一人独坐,俯视天地经纬、万象人间,曾经有一位……伟邈不可想象的存在。】
【而后,一声清喝,响彻四方!】
【只见,一广袖如云的白衣女子,登临天阶,挥剑将整座天阙从中劈开!】
【众人蓦地神思清明,恍然回神,却发现自己仍立于观台座位之上。】
【一时间,竟久久怔立,心驰神荡,难以平复。】
【待再定睛望向那画卷时,哪还有什么天宫帝座、白衣女子——】
【唯有一卷素白画纸,静静铺展,仿佛先前种种,皆是一场大梦。】
【是梦耶?幻耶?】
【然则,那原本气势骇人、盘旋不去的神龙,竟似受极大惊慑,倏地缩回傅东城画中,再不敢现世。】
【不仅是观台上下,连二层楼阁之上的一众长老,也皆面色一变。】
【祁灵眼中震撼尤深,一直憩息在她肩头、以玄妙道韵显化的火凤,竟似受惊一般,蓦地投入她的眉心,遁隐不见。】
【高台之上,原本等候端木熹微摇铃指引的千尾文鱼,此时却如得敕令,纷纷跃落而下。】
【它们并未涌向那幅已成空白的画卷,而是翩然环绕于周景周身,流转飞舞,鳞光烁烁。】
【“这……竟有千尾之数!”】
【有人失声低呼,难以置信。】
【时值正午,天光倾泻,明照世间。】
【那青衣少年含笑抬手,眸若清泉,衣袂轻扬。千百文鱼如水流光绕身游转,波光潋滟,更衬得他风姿如玉,神采照人。】
【台下一众弟子望之怔然,一时心驰神摇。】
【就连一向清冷的聂青竹,也不由自主微微起身,眸光落向场中,再难移开。】
【一旁的傅东城眸中神色复杂。】
【端木熹微的声音响起。】
【“小青峰.周景,当为第一。”】
~
方寸山,常青山。
作为“斜月三星洞天”十八脉灵枢汇聚之地,堪称方寸山第一灵根所在。
此山虽不峻拔入云,却是整座洞天龙脉交汇之枢,更是掌教真人清修静隐之地。
端木熹微缓步走上后山,神色如常。
山门无声自启,仿佛早已感知她的到来。她拾级而上,步履从容。
“掌教师兄,书画之比已有结果。”
山中传来一道温和之声,如风过松梢,宁静深远:
“此次有劳端木师妹。”
她微微颔首,应道:“分内之事,谈不上劳烦。”
山中声音缓缓问道:“此次比试,何人夺魁?”
端木熹微语气沉稳,应道:“小青峰,周景。”
她略作停顿,又补充道:“广玄峰傅东城位列第二。”
那声音再度响起,带着几分了然:
“周景……辨阵之试,亦是第一。”
随着话音落下,一道身影自山间云雾中缓步走出。
不同于摘星会大典上那般肃穆老者的形象——
此刻现身的方寸山宗主农牧,竟是一位神态和煦、面容温润的中年人。
他微微一笑,对端木熹微说道:
“看来师妹早已知晓,这傅东城……乃是我的弟子。”
端木熹微恭敬答道:“傅东城与师兄年少时举止有相似之处,熹微便斗胆作此猜测。”
农牧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几分追忆:“东城确实是我偶然所收的弟子,至今……他仍不知我的身份。”
端木熹微心中了然,那“画龙点睛”之法,本就是宗主年少时成名之术,她心中便有有所揣测。
农牧闻言,眸光微动,轻声问道:“以师妹看来,这周景如何?”
端木熹微郑重颔首:“极为不凡。”
她略作沉吟,复又请示:“以师兄之见,我们该当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