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消失的德国(求双倍月票)
第1259章 消失的德国(求双倍月票) (第1/2页)几名普鲁士重臣立刻小声议论起来,“我认为,这完全可以考虑。”
“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引起英国的报复……”
“是的,他们会封锁波罗的海,但这对我们的影响并不算大。”
“很明显,蔗糖贸易增加的收入远超英国人的那点儿援助……”
“或许这是个不错的机会,借助法国打压奥地利。同时只要法国人不越过莱茵河,我们就能慢慢整合北德意志,这是英国人无法提供给我们的。”
几人突然发现,简直是“投法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和法国联手,从经济到市场再到地缘,全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远比跟着英国当打手所获得的利益要多得多。
只是他们完全没意识到,大量种植甜菜虽能为普鲁士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相当于把自己的经济命脉交到了法国手里。
首先,法国控制着甜菜种子和肥料——约瑟夫为了消除普鲁士的疑虑,肯定会和他们签署供应协议,但若是真发生了灭国级别的大事,协议还不都是厕纸。
平时想要拿捏普鲁士,只需随便搞个“肥料产量不足”,就能让普鲁士惊出一身冷汗。
其次,欧洲的蔗糖市场定价权可是捏在法国手里的。要给普鲁士胡萝卜还是大棒,完全看巴黎期货交易所的糖价波动情况。
最后,随着普鲁士财政对甜菜种植形成依赖,一定会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而约瑟夫则会将北非出产的廉价谷物源源不断地输入普鲁士。结果就是普鲁士种小麦的农民年年赔钱,而他们种甜菜的邻居却赚得盆满钵满,这以后谁还种小麦?
恰好普鲁士绝大部分的土地都很适合种甜菜。
等到普鲁士的主粮种植面积缩小到无法满足民众口粮需求时,也就彻底失去了发动战争的能力。
与此同时,仅有800万人口的普鲁士只靠出口蔗糖就能生活得相当不错——每年英国糖类市场的三成就能养活他们——好战的容克贵族们都会变成种植专家和炼糖技师。
如果他们再和奥地利等国发生冲突,就只能向法国求援,这将进一步增加他们对法国的依赖。
至于海因里希亲王等人心心念念的“整合北德意志”,其实更是镜花水月。
约瑟夫的确是承诺不谋求莱茵河东岸的领土,但这不意味着法国不会将影响力延伸到这里。
先搞一搞文化渗透。将法国的戏剧、音乐、高技术产品之类大量输入北德意志,并带动舆论宣传法国人的生活方式,令其逐渐变成社会流行趋势——这方面原本就是法国的长项。
而“土的掉渣”的普鲁士文化则必将遭人鄙夷。
你普鲁士人还想要联统北德诸国?哪儿来的乡巴佬,也不瞧瞧你那土样,谁跟你联统?
什么,你普鲁士也全盘学习高贵的法国文化?哪还搞什么德意志联邦,大家都是跟着法国学的,哪儿来德意志民族认同感?
文化渗透之外,就是将之前在北意大利搞过的那一套移植过来。
不同地域之间的人们想要建立认同那是千难万难,但搞对立却极为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