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被人蹭了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被人蹭了 (第2/2页)想着陈诗人肯定在生闷气,他就高兴极了。
现在网上关于《叶问》的话题热度已经达到预期。
只是关于陈大导的负面信息因为他的难得低调而未达预期。
但关于《梅兰芳》这部戏的话题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和《霸王别姬》的对比。
还有人在贴吧做了短视频时代到来前才有的经典影视概览。
也就是一张张图片带文字分析,盖楼让水友看完整部戏。
这种盖楼观影的帖子会带上贴主的个人分析,各类“大不如前”,“越来越烂”。
甚至是传了多年的“《霸王别姬》不是陈凯鸽所拍,而是陈怀凯执导,给儿子挂名”这种论调又再度出现在了公众面前。
陈老爷子当时已经患癌,身体很不好,说他导戏那是不可能的。
可普通百姓最爱信这种阴谋论,说的有鼻子有眼。
张远见此,想着自己黑一把《梅兰芳》让陈诗人憋气的话,那这话题让他被反复鞭尸,估计都快气吐血了。
他总不能通过骂老爹来证明自己吧。
只能生憋着。
因为张远“不记仇”的名号和陈大导的地位,演艺圈人士对这次的舆情大多装作没看见,基本没人掺和事。
嗯,基本……
基本,就是说还是有人掺和。
而瞎尼玛掺和的这位,就是国际章!
明眼人都看到出来,这次《梅兰芳》被压了一手,是为了抬《叶问》这部新戏。
别的演员还好说,可能自己不知道,是宣传方资方搞的事。
可张远就是这片的资方。
说不是他干的都没人信。
《梅兰芳》这片子的演员不少,孙洪雷和他有交情,而且洪雷哥那情商,绝对不会得罪潜在的投资人。
黎明从来不掺和这种舆论。
演青年梅兰芳的余少群接受的采访不多,有人问到他觉得如果张远出演的话,会不会比自己演的更好。
小哥也就笑笑,说不知道,不认识他,不评价。
但唯独国际章接受采访被问到张远没来演会不会觉得可惜,她却一脸严肃的回话。
“我想陈凯鸽导演是最优秀的导演。”
“他选进剧组的演员,一定已经是最优秀,最适合的了。”
这话其实是变相的在夸自己,也捧陈诗人。
但媒体一听,好!
“章紫怡表示,张远不适合梅兰芳这个角色,所以没被选中。”
新闻学魅力时刻。
并且因为她这话,还衍生出了别的话题。
你和张远不是在《夜宴》合作过吗?
怎么当时你俩还一块跑宣传,片子里还卿卿我我,现在搞对立了?
一见有搞个大新闻的机会,媒体闻着味就来了。
几日后,张远坐在家中练功房的椅子撒花姑娘边擦汗边休息。
看到八卦杂志头版头条,写着“章紫怡与张远关系破裂”。
还很标准的给了张两人合照从中间裂开的图片。
文中详细分析了俩人为什么不合。
最终总结是张远追求不成,并且曾经想利用国际章在好莱坞的关系帮自己介绍工作。
张远:……
一般这种恋情绯闻,都是女方占有舆论优势。
因为看八卦的大部分是女人。
就像脱口秀为什么有那么多女拳内容,因为观众经过几波提纯后,女性占了绝对主导。
“她妈的!”张远扔下杂志:“拿我开涮。”
他心想国际章是飘了。
比小沈阳还飘。
搞到老子头上来了。
别人不知道,他可清楚。
国际章这种人精,怎么可能无意间说些容易引起误会的话。
把她当白莲花了?
她会说,你会误会,那就说明就是故意的。
而且若不是故意的,她这会儿应该打电话和我打招呼才对。
而她故意的缘由也很简单。
暑期档,她主演并首次担当制片人的电影就要上映了!
张远蹭一波陈诗人搞宣传。
她则反过来蹭了张远!
这都是电影上映前的宣发手段。
“在海外背靠邓文迪,在国内背靠南方那家和魔都大款,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牛逼大了。”
“连招呼都不打,就拿我来当靶子。”
这部戏叫《非常完美》。
质量就不谈了,全明星女性向电影,还特意找了棒子欧巴来,这种戏没有质量可谈。
这戏上之前最大的新闻,就是国际章和范氷氷撕逼。
套路与《画皮2》周逊和赵微撕逼几乎一模一样。
化妆师爆料,两人在剧组不合。
节目上又互贬。
凭借两位大花的绯闻,让这部戏上映前获得了巨大的流量。
女观众都是冲着“大花撕逼作”去看的。
所谓国际章与范爷的多年恩仇,也是从这部戏的宣发期开始的。
矛盾肯定会有,毕竟顶级资源就那么点,一定有竞争。
但这俩也都不是善茬,互相保持着某种动态平衡。
后世电视剧男女演员撕番位,都是这帮老前辈玩剩下的。
可你俩撕就撕呗,扯上我做什么。
按相声台上的说法,这叫拿我砸挂。
我跟你过这交情吗!
张远想起之前他找对方询问汤维的事。
他态度诚恳,花了大钱摆桌,人家可一点面子没给他。
现在还蹭我,给我上强度。
网络上已经起了关于他和国际章粉丝的骂战,互相攻击者颇多。
这对自己最近制造的舆论导向是不利的。
再给我塑造出吃女明星软饭上位,最终始乱终弃的渣男。
她随便说,我解释也没人信啊。
他把心里那本“不记仇”小本翻开,给添了个名字。
他觉得,自己可能得换个大点本本,有点记不下了。
可记名是记名,舆情还得处理。
“看来还是有不知死的鬼。”张远稍微转了转脑子,就想到了破招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