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连坐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连坐 (第2/2页)“那好,给你留位置。”
“顺便咱们祭拜一下张先生。”
说到这里,郭老师的语气暗沉了些许。
张先生不是外人,就是相声社的元老,歪肩膀老头张文顺。
金店少爷出身,谈恋爱被曲艺学校开除,后改做装修。
帝都的第一台锅炉,第一台电梯,他都参与过安装。
算是位见证历史,性格别样的老人。
去年底,因为食道癌去世。
张远有事没空,送了花圈。
之后,郭老师便把老头的女儿张德艳,还有外孙宁云祥喊道社里学习相声。
同时郭家菜的大堂经理,也是老头的女婿,就是张德艳的老公。
现阶段算是一家三口都包了。
但人情总是要淡的。
尤其是曲艺行坏人多,心思活的坏人更多。
所以张先生的后人,之后也有反复离开,回归的情况。
张远提到这事都说好,但完全不沾。
反正你去折腾,我不管。
约定好去吃饭,张远放下电话后,稍加思考,又给老韩去了个电话。
这就是他“解决”问题的方案之一。
先找老韩去帮自己打招呼。
帝都圈子里,他熟人最多,没有不认识的。
三两个电话,就能直接联络到台长。
远比自己从下往上找人方便。
不光成本更低,交流也直接,免得当中人有作怪。
“韩总,您看这事。”
他一点没隐瞒,详细交代了来龙去脉。
郭老师他也认识,之前拍《建国大业》时也客串了的。
韩总听完就有数了。
你小子总给我搞点新花样!
当然,为了让这位帮自己,张远也有说法。
“真是我闹出的麻烦,也就罢了。”
“可这事从头到尾,我什么都没做。”
“那苍井空也是新浪安排上台的,我事先都不知道。”
“现在帝都台成天拿这事说话,给我按了个低俗,色情的帽子。”
“我个人形象受损事小。”
“可接下来我还要演您的戏,演的还是周公。”
“这可以吗?”
我这边演这周公,那头成天把我往风俗业里带,这像话吗?
“啧……”一提这个,刚才还饶有兴致,一副“你小子也有今天”逗趣样的老韩,也愁了起来。
把张远换了?
可以是可以。
但自己女儿不还老和他合作,说不过去。
那就只能去打招呼了。
“成,我知道了。”
“是不好,但你也老实些。”
“我不一直是全华夏影视圈最老实的人!”张远大声回道。
“呵呵……”老韩都懒得反驳,便挂了电话。
“好,那就老实些。”
只能说,老韩看人真准!
因为张远准备的处理手段,本就不止一条。
找老韩是其一。
万一老韩搞不定呢?
还得有后备方案。
他的后备方案,就是彻底把事情搞大!
我对付不了帝都台,没关系。
我上论坛,贴吧,找水军在网上发消息,把这事和新浪扯起来。
说新浪找苍井空是低俗,为了宣传不择手段。
而且本来就是,这是实话。
只要把新浪拖下水,你帝都台也够喝一壶的。
老韩不让,自己就先“看他表现”吧。
没几日,带着贺礼。
一把名家的扇子。
曲艺行,无非是这点东西。
先去楼上的剧场后台,给张先生上过香。
而后返回楼下的郭家菜。
先早早的吃饭,一会儿7点钟还有演出。
饭馆面积不小。
几十号人,大多坐在外边大堂。
包间里的都是重要人物。
郭于二人和家眷,几位老先生,经纪人,管理人员,还有后来常换常新的大徒弟和搭档。
再加上张文顺先生的后人也在。
“你今天自己来的,没带人啊?”谦嫂见他孤身前来,凑上来回道。
“他是不知道该带谁。”谦个则边抽烟边接茬。
“有你俩我就好不了。”张远指了指郭于二人。
同时扫了一圈包间内外,发现有一人没到。
就和那天他开年会时一样。
没一会儿凉菜热菜就都上来了。
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猴头燕窝鲨鱼翅,熊掌干贝鹿尾尖……这些基本没有。
有的都是些津鲁菜。
就是津门这边改良过得鲁菜。
摔丸子,熬鳎目鱼,炝肥羊,虾仁独面筋,虾酱炸饽饽,清蒸蟹,打卤面。
都是这类比较家常的菜品。
张远来了口独面筋。
您猜这么着,我还吃一虾仁呢。
菜品口味还行,价格不算太贵。
但是,没有太大的特色。
津鲁菜是有这么一讲,可这儿是帝都。
现在又流行吃“洋味”,日式,韩式,俄式,法式,那都是抢手货。
这类家常菜不时兴。
尤其来听相声的有不少年轻人,就更不爱吃这类东西了。
肯定得赔,尤其时间一长,核心客户都腻了。
但张远依旧那样,不说,我光吃。
吃了一会儿后,徒弟们,演员们,开始挨个进屋助寿道喜。
张远瞧着郭老师那喜笑颜开的样子,便知道他很享受这种被人捧着的感觉。
是好当个大家长的。
张远也和人喝了不少。
又说起帝都台的事,郭老师抱怨了好一阵。
徒弟们也起哄大喊。
都是人精,给师傅捧场。
敬酒回去后,还在外边大堂聊这事。
说相声的本就是嘴皮子功夫,有话题愈发热闹。
但又过了阵,到了热菜食用过半的时候,外边大堂突然安静了许多。
只听见道道打招呼的声音。
“师哥来啦。”
“来我这儿坐吧。”
“你什么水平,我和你坐一块。”一道说尖不尖,说粗不粗的嗓子如此回道。
张远瞟了眼左右,包间里的人也都听到了。
但大多不动声色,假装没听见。
他也装傻,提起酒杯和谦哥聊天。
“师傅,师娘。”
“于老师,于师娘。”
“师叔。”
转眼,饭局过半才到场的曹云京迈步进入包间,与大家打招呼。
“金子,怎么来的这么晚?”王慧带着津门口音开腔:“赶紧给孩子安排个座。”
“这儿没给我留座,我还是坐外边吧。”这小子则回道。
“那行,赶紧吃几口去。”
王慧扶着孩子的胳膊出去,安排座位。
回来时,张远发现这位面色不好看,还与郭老师对了对眼神。
师傅过寿,满堂人都到了。
唯独你迟到这么久,论谁心里也不会舒服。
而且刚才一进门,和其他师兄弟说话也不太客气。
张远饶有兴致的观察着这一切,端起茶杯润润嗓子。
尤其看到王慧面上变颜变色,他便知道。
好戏要开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