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425章 文艺界一肩担之!

第425章 文艺界一肩担之!

第425章 文艺界一肩担之! (第2/2页)

“我去菜场买两条鱼。”
  
  饶月梅乐乐呵呵道:“这么好一件事儿,今天等江弦回来,咱们好好的庆祝庆祝,给这小子高兴高兴,哎呦,这真是.”
  
  饶月梅说着就出了门儿,江珂觉得奇怪,“妈去买菜,怎么连自行车都没骑,菜篮子也没拿呀,这上哪儿去了?”
  
  “咳咳。”
  
  江国庆轻咳两声,“你们看吧,我就不看了,我出去遛遛狗去。”
  
  “爸,这会儿出去遛狗?”江珂傻眼,再回过头,朱琳把江年年抱给了她。
  
  “珂儿,你看会儿孩子,我也出去一趟。”
  
  “嫂子,你又上哪儿去?”
  
  朱琳笑笑,“我还有点儿东西,给中关村那边儿送一趟.”
  
  不到五分钟时间,家里走了个干净,留下江珂一个人抱着个江年年。
  
  她也明白了啊。
  
  什么出去买菜?
  
  什么出去遛狗?
  
  什么送东西?
  
  呸,都是出去显摆去了。
  
  “哎呦,这一家人,也就咱俩和你爸最像,最能沉得住气。”江珂一脸无奈跟江年年吐槽。
  
  仪式结束以后,还有一场国宴。
  
  江弦的位置不算太好,但在场的不少人目光都紧随着他的身影。
  
  今天的仪式,文艺界没有人比他更出风头了,哪怕是文坛那些泰斗也不行。
  
  “王老师,你瞒我瞒的好苦啊!”一落座,江弦便满脸幽怨的看向王濛。
  
  “我这不是想着给你个惊喜么,采用《高山下的花环》,这是文联讨论后一致通过的结果,没一个人有异议。”
  
  “.”
  
  《高山下的花环》,这是江弦在1981年第四期《十月》上发表的了。
  
  当时一发表,便轰动一时,洛阳为之纸贵。
  
  各省市报纸争相转载,广播电台连播,全国都刮起了一股“花环”旋风。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先后有74家报纸全文连载,50多家剧团改编上演,有9家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创下了单日180万册的印刷之最,发行量已突破千万大关。
  
  被谢晋拍成电影以后,更是风靡大江南北,感动亿万观众。
  
  因此,虽然距现在已然过去了三年时间,但这篇在读者间的话题度丝毫未减。
  
  以这样一篇,来作为文艺界的代表形象,人民群众绝对是没二话的。
  
  至于文学性和思想性方面,虽然《花环》起初是顶着军事题材的红线发表的。
  
  但其空前的成功,以及三年的时间检验,都证明了《花环》这篇,既对军人精神和民族精神作出了诠释,也屹然成为文学史上的一座山峰。
  
  以这篇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轫之作为文艺界代表,文联里头不管是谁,都没办法提出半句异议。
  
  “估计今天过后,《花环》又要迎来一波畅销的浪潮了。”王濛预测道。
  
  江弦笑着和他交谈了两句,周围人的目光全都放在了江弦的身上。
  
  这名佳作频出的作家已经够备受瞩目的了,今天的彩车,又相当于是整个文艺界对于江弦的一次认可!手握这项殊荣,江弦俨然已经是今天文艺界最闪亮的那颗明星。
  
  “江弦,今天高兴吧。”丁凌过来跟江弦打了声招呼。
  
  “高兴,任何一个中国人今天都应该感到高兴!”
  
  “.”
  
  丁凌没想到江弦会这么回他,愣了好一会儿,点点头,“对,你说的对。”
  
  江弦就保持微笑,笑的畜无害。
  
  对于丁凌,出于和沈从文的师生关系,他一向都比较避讳。
  
  “我听说你办了本杂志,办的很不错,叫《人民文摘》。”丁凌这时候提到。
  
  “是,也是多亏组织照顾,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江弦又滴水不漏的回答。
  
  “嗯。”
  
  丁凌点点头,也不再拐弯抹角,“江弦,我准备办本杂志,你能不能来给我当个副主编?”
  
  “啊?我?”
  
  江弦愣住了。
  
  丁凌办的这个杂志,他倒是有点印象,这是国内第一本“民办公助”的杂志,江弦有印象的原因,是因为这本杂志的名字简直霸气的没边儿。
  
  你说《人民文学》这名字够霸气了吧?
  
  人民的文学!
  
  太霸气了!
  
  不是京城的文学,不是上海的文学。
  
  是人民的文学!
  
  但跟丁凌这本杂志的名字比,哪怕是《人民文学》,还是差了点档次。
  
  没错,《人民文学》都比人家杂志的名字差点档次。
  
  因为人家办的这本杂志就俩字:
  
  《中国》。
  
  江弦也没想到,这会儿丁凌一开口就是让他去当个副主编。
  
  他也有点儿懵。
  
  这副主编的位置都是风吹来的?不要钱?说给就给?
  
  在场还有很多人,听到了丁凌的邀请。
  
  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份邀请并不算突兀,不管从何角度来看,江弦都完全有着让丁凌亲口说出这句邀请的资格。
  
  “丁凌同志,我精力有限,恐怕没办法分心那么多的工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江弦开口婉拒了丁凌的邀请。
  
  《中国》这本杂志的水太深了。
  
  有人曾经说过,从《中国》这本杂志就能看出,为什么作协会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而是是非非的背后为什么说起来总是没完没了,纠缠不休。
  
  这本杂志在最顶峰的时候,内部编委发生巨大的分歧。
  
  另外,赵振开为啥退出作协?
  
  就是因为丁凌去世后,《中国》被改为了专门发表长篇的季刊。
  
  “真的不再考虑考虑?”丁凌看着江弦,还有点不甘心。
  
  江弦苦笑,“感谢您的信任,但是我真没那么多的精力。”
  
  “好吧。”丁凌带着些遗憾的离开。
  
  这样的小插曲,并没影响到国宴的氛围,王濛看了眼桌上。
  
  “哟,茅台!”
  
  众人当然知道他话里的意思。
  
  《高山下的花环》和茅台酒,那可是说不完的恩怨情仇。
  
  嗯,茅台的厂长也参加了宴席。
  
  这会儿他绝对是全场最郁闷的一个了。
  
  特么的!
  
  《高山下的花环》每火一次。
  
  他们茅台酒就得被黑一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