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583章 茅奖的铁律

第583章 茅奖的铁律

第583章 茅奖的铁律 (第2/2页)

所以很多人在评价茅奖最拉胯作品的时候,都会把《沉重的翅膀》放入其中,不理解这部为什么会获奖,觉得张洁水平也就那样。
  
  其实是不了解这段内幕。
  
  因为大部分人能读到的,都是《沉重的翅膀》(修订本),而不是《沉重的翅膀》。
  
  一部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的,自然已经在可读性上大打折扣。
  
  总之,第二届的茅盾文学奖,三部获奖作品都不算是那么的出彩,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而要说1981年-1984年这期间,国内发表的最精彩的长篇,居然还要找到江弦那儿去!
  
  《红高粱》、《最后一个匈奴》.这些他所创作的寻根文学作品,在很多文艺界人士的眼中,精彩程度都绝对超过了三部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而为什么这些作品没能得奖呢?
  
  因为当时茅奖评委会定了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同一作者不宜连届获奖,这也是茅盾文学奖之后一直遵循的一条铁律。
  
  怎么说呢,茅奖的这条铁律一直很有争议。
  
  因为一个作家,他的创作高峰期一般都是固定在一个时期,就比如余华,从87年开始,创作迎来了爆发期,接连发表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不得不说,在这个时间段他创造的这些,就是他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好的,过了这个年龄段,后面的就差点儿意思了。
  
  其他大部分作家也都是这样,像王硕、莫言这些作家最好的代表作都集中创作在这个时间段。
  
  当然了,也不是说就每个作家的巅峰期就都在这个时间段。
  
  大部分的作家的巅峰作品创作时间不一,这与个人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状态等因素都有关系。
  
  就说托尔斯泰、菲茨杰拉德、兰波还有村上春树,这些人创作状态截然不同。
  
  在他们这里,一部好的作品不仅考验体力,还要求作者具备经济优裕、生活规律,才能创作出佳作。
  
  当然了,罗西尼的案例也表明,财富积累后,可能减少创作动力。
  
  大致概括的话:
  
  二十来岁可能会出天才之作,但往往不是真巅峰。
  
  三十来岁是大多数大师的成名年龄,初显巅峰。
  
  四十来岁是真正巅峰的出现,这是能持续创作的大师。
  
  六十来岁出大总结作品,通常是文豪级别的表现。
  
  一般来说,作者初次巅峰年龄在31到40岁之间,许多著名作品都是在这一年龄段完成的,像《战争与和平》、《百年孤独》、《红高粱》等。
  
  而对于天才作家,二十来岁就能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韩寒,他的代表作基本都是在十几岁到二十多岁创作的,但韩寒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大多数作家,首次巅峰年龄在35-38岁左右,成熟的作家则在43-47岁左右达到成熟巅峰,极少数文豪在六七十岁时还能创作出总结性作品。
  
  总之,说这么多,一个作家的创作巅峰期都非常短暂,往往就那么几年,过去就没有了。
  
  而茅盾文学奖这项同一作者不宜连届获奖的规定,就显得非常膈应人。
  
  倘若是这一次得了奖,那下次就不能拿,再到能评奖的时候,距离上一次得奖已经过了六七年,大部分作家这个时候早就过了巅峰期了,根本拿不出能去评奖的作品。
  
  这还算是幸运的,要是倒霉点儿,巅峰期到了,结果阴差阳错没拿着,过了几年,又到了新的一届,终于拿到了心心念念的茅奖,可再想评选,又得再过好几年,再等上一届,这前后消耗十几年的时间,肚子里哪还有那么多东西可写?
  
  因此,茅奖的这项规定,使得很多作家在自己的创作高峰期内一般只能获奖一次。
  
  在后世,已经那么多年过去,全中国拿过两次茅奖的作家也只有一位,没错,只有一位。
  
  嗯,还是刚才提到的那位《沉重的翅膀》的作家——张洁。
  
  但换句话讲。
  
  茅奖的作用,是激励更多的作家投入到长篇的创作中来,而不是赋予已经成名的作家更大的名气。
  
  这座奖的功能性是旨在发掘新的长篇作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同一作家不宜连续获奖,也是对茅奖这份资源的更合理运用。
  
  总之,这么一条死规矩,有利有弊。
  
  而如今,时隔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颁布已经过去了足足三年时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筹备,似乎又可以启动了。
  
  而江弦作为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时隔一届,在第三届又有了再次评选的资格。
  
  不过有些尴尬的是。
  
  从1984年到现在的1987年,江弦在长篇创作上陷入了一个停滞。
  
  以至于现在再回顾,除了发表在国外的《漂流者》和《饥饿游戏》,竟然找不到一部他的长篇作品!
  
  “上次你的《芙蓉镇》没拿到第一,这是多遗憾的事情,我相信你当时不觉得什么,事后也肯定会觉得遗憾。”冯沐和他讲着。
  
  在第一届茅奖评选的时候,《芙蓉镇》不论从何角度来看,似乎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获得者。
  
  可惜因为贺井之一句“字数太少”,让《芙蓉镇》错失了茅奖第一名的桂冠。
  
  对此江弦也没啥敢抱怨的,贺井之对他都够宽容了,都没说给他送去青海。
  
  而时隔那么多年,贺井之的影响力早已没了当年那么大。
  
  “一个作家的创作爆发期能有几年?”
  
  “你就不想圆了当年的这个遗憾?”
  
  冯沐面无表情:“再过几年,下几届你还能写出像样的长篇么?”
  
  “这是未知数。”
  
  “当下的这个机会,你应该好好把握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