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别出蹊径上牌台
第424章 别出蹊径上牌台 (第1/2页)不过让卫东是真没想到,池世明的岔路口会出现在哪。
他只知道要说服HK仔不太容易。
池世明很亢奋,他最梦寐以求的房地产事业如期展开了。
商州这次1408套商品房,共计收款两千八百多万,一万平米出头的商铺卖了两千二百多万,整整五千万的商州第二期商品房销售,是他最后亲手厘清。
他仅仅作为江港地产的业务总监和小股东到商州指(实)导(习)工作,不分红不提成,因为商州的地产销售资金只用在商州本地运转。
这是让卫东的铁律,坚决不许北较场工业园区的地产资金流走。
一定要留在商州,按照老领导期望的那样滚动起来成为生产性投资。
如果自己偷偷赚钱挪走,岂不是打了老领导的脸。
而且这种情况下,赚点旮旯角的小钱反而显得扣扣索索不大气,索性一分不赚,商业门面的收益都全部留给工业园区来搞城区配套建设。
这点池世明还算能接受,毕竟后面还有几十个街区,等这个生产性投资滚动起来,带动了商州经济,后面再赚也行。
但到沪海电子工业园区,电子工厂是苹果公司和让卫东的合资公司掏钱建设。
一堆港商各自瓜分了江港地产的酒店、写字楼、住宅小区。
赶过去参观调研的他肯定没资格参与,每一项都是上亿投资,比让卫东那种一千万左右一栋的二十多层单体楼复杂值钱得多。
让卫东只是把楼修出来解决住房困难,解决没有写字楼办公室的问题,压根儿没有高档概念。
他就没高档过。
人家港商是要在内地打响招牌。
动不动就是华东第一五星级酒店,内地最顶级的国际化商业写字楼,第一座涉外高级白领公寓之类。
所以“只有”几百万资金的池世明赶过去想分一杯羹,也压根儿没机会。
紧接着又赶回江州,全靠让卫东压制住,才不那么高档的四星级酒店,商业写字楼,商业购物中心,住宅小区也在经开区动工。
可依旧没他的份儿!
老亨他们恨不得内部都打一架抢份额,哪里看得上他这么个小马仔。
池世明的HK身份在他们眼里反而没啥用处,让卫东不出一分钱,都能在合资地产公司控股,并且在这些所有项目里面持有半数股份!
政策要求必须是合资公司,必须控股的要求,反而促成了让卫东坐收渔利。
港商也宁愿跟他合作,既有地方优势,又不会如那些公子哥说要一半就真的要一半,甚至未来不排除全都要。
现在开的几家制造厂都已经让他们很放心的在赚钱了。
根本不给池世明插脚的机会。
西山电子大厦带有五机部的性质,肯定不允许有HK人在其中占股参与。
甚至连施工都被老耿他们封闭了环境,驾轻就熟的展开保密工程那套规矩,不允许所有外单位接触进入工地。
然后流金大厦是刘太元跟让卫东的合作项目,张经理都只是打工人当装修公司经理。
在去HK之前就签订的协议,根本和房地产不沾边。
属于东升贸易借壳获得办公地产的操作手段。
于是池世明只能跟着动物村的地产项目。
结果让卫东又把利润搞到几乎没有,仅有的几百万现金收益没留在房地产公司,而是给了城建公司。
做事最多的池世明可不是为了那拿工资奖金,他是想当股东,想上桌子推筹码的心气儿。
让卫东过来拉了忙得汗流浃背的HK仔,从虎楼那地产公司售楼部后门进动物园。
现在动物园保安已经全面换人,由基建兵中部分受伤、致残的退伍兵组成保安公司,全部以外包形式在地产公司、动物园、流金大厦包括未来自家所有江州本地的机构,轮流上岗。
严格检查通行卡保证园区规范。
让卫东毫无隐瞒的把整个动物村的收益划分讲解了:“这是江州第一座公开销售的商业楼盘,别说市里面盯着,全国各省市都看着,我们的账面会被翻来覆去的审查,是不是资本主义复辟赚了黑心钱,所以地产公司这时候真的不能赚钱。”
池世明的确没忍住有种巨大的失落感!
他从去年底加入,忙碌大半年没有收成啊。
动物村的地产项目是他和让卫东一九开股份的民营地产公司,和港商们的地产公司不搭噶。
江港地产只是个“集团化”的名号,实际上跟老亨他们每家港商都是单独的合资公司,包括池世明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