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1章 水电,不,这是运河(第三更,求订阅)
第2101章 水电,不,这是运河(第三更,求订阅) (第2/2页)“在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势必会显著改变了萨尔温江中游的水文特征,对中游段水位和航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达到正常蓄水位之后,回水末端可达700公里以上,这会导致末端水位较建坝前常年抬高10-15米。”
站在地图旁看着水电站淹没区的水库以及其回水距离,赵佩琦的眉头轻扬,道:
“这个水深可以通行万吨轮了!而且水位的提高,还让水下的急流和险滩消失了,萨尔温江也就变成了真正的航道。”
“是的,常务,为了利用其作为航线,可以在修建水电站的同时,修建大型船闸,有了大型船闸之后,大型集装箱江轮可以直接航行至少掸邦中部,而掸邦也就可以萨尔温江航道为中心,建立工业园区,将其生产的货物运出掸邦。”
一边听着他的介绍,一边看着着地图的赵佩琦,可以想象得到,到时候万吨轮船可直达掸邦内部,对位于内陆地区的掸邦而言,这将是一次巨大的发展巨大的发展机遇。
更重要的是,这从根本上解决了货物运输的问题,这也是制约掸邦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
接着方景仁又继续说道:
“当然,更重要的是电力,这座水电站建成后,基本上可以满足两地的10年后的电力需求,不仅有利用两地的经济发展,而且经济效益也极其显著,根据初步估算,其运营大概10年左右就可以回收全部投资,从经济上来说,是非常值得投资的……”
听着他的介绍,赵佩琦想了一下,说道:
“唯一的问题就是——水电站的投资太大了!”
“水电站的投资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它的回报周期也快,利润空间也大,它的投资除了可以通过政府援助开发贷款以及掸邦、暹罗两地投资之外,还可以利用全民年金投资,毕竟,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高回报投资……”
在SEA每当碰到“有好处”的国际项目时,项目负责人都喜欢拉上“全民年金”这根本就是赤果果的“徇私”,因为全民年金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丰厚的收益,而这些收益中的相当一部分,会以直接进入个人帐户的方式,进入到每一个SEA人的个人账户之中。
对于这样的“徇私”,SEA当然是欢迎。
毕竟,有肉大家吃,这才是好事嘛!
所以,方景仁提到全民年金时,赵佩琦只是笑了笑,他点头说道:
“嗯,这么一来,资金也就不是问题了……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手指着地图上的另一个位置,赵佩琦说道:
“毛淡棉,这里是出海口,现在这里是被缅甸控制的,你知道的,他们对于掸邦一直持有一定的敌意,毕竟,在名义上掸邦还是缅甸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肯定不乐意看到掸邦的经济发展,而且,江轮是没有办法出海的,到时候,肯定需要在当地建立一个大型现代化港口,没有海港的话,即便是集装箱运出去也是白搭,这个问题怎么办?”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修建水电站没有问题,而且从经济上来说,SEA也需要通过投资这样的大项目来摆脱今年的经济危机,现在是“后石油危机时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像这样需要投资几亿元的大项目,绝对有益于刺激经济的恢复。
唯一的制约,就是毛淡棉了!
那地方是缅甸的。
而掸邦和缅甸之间……压根就谈不上友好,毕竟,它是事实上独立的,在这种情况下,仰光当局,当然不可能帮助掸邦发展经济,不仅不会帮助,而且还会千方百计的添堵。
要知道,哪怕就是现在,掸邦的经济发达都已经引起了仰光当局的敌意,毕竟,他越成功,就意味着仰光越失败。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又怎么可能帮助掸邦呢?
听着赵常务的话,方景仁说道:
“这个问题就简单了,缅甸那么多分裂力量,再多也一个也不多!”
“分裂缅甸……”
稍停片刻,赵佩琦说道:
“那么,你的意思是扶持当地武装,将他分裂出去了……”
“是的,常务!”
方景仁语气坚定地说道:
“这是唯一的选择,也是唯一的办法,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孩子,这是最好的选择……”
在他说话的时候用的是“我们”,同样也是南洋经济圈中一个最特殊的语境,在这个语境之中没有他们或者别人,只有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互依靠,他们互相依赖。并且在这片土地上顽强的生存着,所以,大家提到彼此的时候都会用“我们”。
也正因如此,他们的这种经济上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体化是发自于内心。
赵佩琦显然很满意,他点了点头,说道:
“确实……这确实是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