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再补阁臣
第324章 再补阁臣 (第1/2页)相比往日李府门前整年排队的人群,当李春芳要辞官的消息传出后,门前冷落了不少。
苏泽递上拜帖,很快李府的管事出来,将苏泽迎接入府。
李春芳治府森严,当年自己的幕僚徐渭就是因为受不了李春芳府上的规矩,这才宁可违约也要解聘。
即使是外面风传李首辅要离开京师了,但是李府内依然井然有序,丝毫没有乱象。
李春芳和高拱不一样,两人的关系没有这么亲近,所以李春芳在会客的偏厅见了苏泽。
苏泽看向这位李阁老,“养病”了这么久,李春芳和自己初见的时候差不多,果然是养生有道。
这年头,能活七十岁绝对是高寿了。
“拜见首辅。”
苏泽向李春芳行礼,李春芳让家仆送上茶水,接着说道:
“子霖,你应知老夫要归乡了。”
苏泽心中有异样的情绪弥漫开。
想到当年,自己忽悠李春芳在《乐府新报》上连载《西游记》,帮着《乐府新报》打开销量,那时候的场景犹在眼前。
但是现在李春芳已经要离开京师了。
看到苏泽脸上流露出的真情,李春芳的心情倒是好了很多。
此子果然是有一颗赤诚之心的。
李春芳反过来对着苏泽说道:
“四十年来官场路,悲观离合老夫早已经看淡,子霖你前路还长。”
“等你到了老夫这个年纪,能荣归故里,悠游于乡间,实乃人生之大幸了。”
苏泽点点头。
李春芳说的也不错,在大明首辅这个位置上安全退下去实属不易,还能得到一个荣耀的晚年,这在明史上都不多见。
大明首辅也是个高危职业。
嘉靖朝的几位首辅,杨廷和因为大礼议削职为民,差点被处死,儿子杨慎流放云南。
蒋冕、毛纪是杨廷和的继任者,也是罢官归乡,郁郁而终。
张璁四次罢相,三起三落。
夏言被斩首,严嵩削籍抄家,饿死坟舍。
徐阶罢官后,因为家族田产被弹劾,家产被清丈查抄。
嘉靖朝唯一一个还算是善终的,是病逝在任上的费宏。
李春芳是嘉靖时期的老臣,眼看着这么多前辈的下场,自己能带着荣誉归乡,确实是一种幸运了。
李春芳看向苏泽,他为官几十年,又习黄老,自诩能看透人心,可偏偏遇到苏泽这个异类。
无论李春芳怎么都看不透苏泽的心思,他甚至不知道苏泽的这些奏疏,对大明是好是坏。
这时候李春芳就真的感叹自己老了。
李春芳看向苏泽,想要说几句嘱咐官场后进的话,却不知道如何出口。
在有些方面,苏泽比自己都要老成谋国,自己还怎么教导他?
李春芳思来想去,最后只能给了苏泽一点建议。
“子霖你为政太急,总想要争朝夕,日后没有老夫在内阁,再加上你那个急性子的师相,你可要好自为之。”
苏泽拱手称是,之前自己确实有急躁的毛病,但是如今各方改革的布局基本完毕,确实应该和李春芳说的那样,需要耐下心来了。
太冒进也是要犯错误的,特别是自己金手指在身,总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确实要像李春芳说的那样,克制自己的急躁慢慢推进。
李春芳又说道:
“报馆交给罗万化,老夫是不放心的,报馆亦是你的心血,且多担待点。”
苏泽疑惑的看向李春芳,本来以为李春芳很欣赏罗万化,他当总裁官的时候也经常夸奖罗万化的。
李春芳说道:
“罗万化为人刚直,是办报的璞玉良才,但刚过易折,做报馆又是一个戾气易生的事情,老夫怕他闹出事情来,让朝廷下不来台。”
苏泽沉默了一下。
正如李春芳所说的,罗万化接手报馆后性格确实更沉闷内向了。
特别是成立编辑部,开始深入报道社会问题后,罗万化似乎更阴沉了。
没办法,接受的负面新闻太多,自然会这样。
李春芳说道:
“日后《乐府新报》要是被禁,可别说老夫是第一任总裁官。”
苏泽连连点头。
李春芳继续说道:
“在离开京师之前,老夫有几件事要托付子霖。”
苏泽正色说道:
“李首辅请说,苏某一定拼尽全力完成您的嘱托。”
李春芳摇头道:
“不用你拼尽全力,只不过是几件家务小事。”
苏泽做成洗耳恭听的样子。
李春芳说道:
“首先是老夫这座宅子,这是先帝所赐,老夫数次上奏,请求陛下将宅子收回,但是陛下都不准。”
“家族中子弟不肖,没能科举为官的。犬子虽然恩荫了官职,但是没有做官的才能,这次也随老夫一起归乡,这宅子还要空耗钱财,所以麻烦子霖帮着老夫处理了。”
苏泽也没想到,李春芳竟然将府邸交给自己处理。
苏泽说道:
“等李首辅离京后,苏某会帮首辅变卖此宅,再让人将银元送到首辅家乡。”
李春芳摇头说道:
“老夫都要归乡了,还在乎这些钱财外物?”
也对,当年《西游记》的稿费,李春芳就死活不要,最后还是设立了“华阳奖”。
对了,华阳奖。
苏泽试探道:
“首辅的意思,华阳奖?”
李春芳点头,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
苏泽也没想到李春芳竟然如此淡泊钱财,他想了想说道:
“首辅,那苏某建议这座宅子还是不要卖了。”
“这是为何?”
苏泽说道:
“未来很长时间,京师的房价一直会涨的,现在卖了日后肯定是亏的。”
“而且华阳奖每年都要颁发,需要找一些能稳定生财的生计,所以苏某建议租出去。”
“以李阁老这座府邸,租出去每年的租金,也能有不少收入,差不多就够颁奖了。”
李春芳满意的点头说道:
“老夫拙于财计,这事情交给苏子霖果然妥当。”
苏泽真心实意的说道:
“李首辅,只要苏某在一天,就要让华阳奖颁下去,就是等苏某百年以后,也要让华阳奖发上五百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