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11章 散装江南之其三

第411章 散装江南之其三

第411章 散装江南之其三 (第1/2页)

南直隶要比后世的散装省更大,下辖十四府,四直隶州。
  
  江南五府,应天府、苏州府、松江府、镇江府和常州府,但是苏镇常松三府,并不认可应天府也是江南的,毕竟南京有一部分治地在长江以北。
  
  江北扬州府、淮安府、凤阳府和庐州府。
  
  其中凤阳府地位特殊,是大明祖陵所在,凤阳皇城是专门圈禁皇族罪犯的。
  
  凤阳和淮安两府一般都是并列,大明一般设置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淮安诸府,所以称呼为淮抚或者凤府。
  
  如今的淮抚就是工部侍郎王之桓。
  
  扬州府是盐业枢纽,庐州府有重镇合肥,是江淮防务核心。
  
  沿江还有四府,这四府主要是军事上的重镇。
  
  安庆府控制鄱阳湖口,是防范赣闽流民进入南直隶的要冲。
  
  池州府要防治河汛,是长江排洪的主要出口,每次长江发大水都要倒霉。
  
  太平府是扼守金陵的屏障,当年是定都南京时期的京畿。
  
  宁国府治所宣城,是皖南山区防御枢纽。
  
  这四府是南直隶中最衰落的,主要是南京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这些军事屏障的重要性下降,主要功能成为阻挡流民的地区,需要安置大量涌入南直隶的流民。
  
  这四府经济负担沉重,还要和南直隶一起卷科举,是南直隶十四府最不满的地区。
  
  另外还有四直隶州。
  
  直隶州,就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单位,地盘介于府和县之间,类似直辖市。
  
  徐州不必说了,徐州地方的故事众所周知。
  
  滁州也很有名,环滁皆山也,是江北马政中心,太仆寺有官署。
  
  和州是江防重镇,封锁长江巢湖水道。
  
  广德州是南直隶和浙江交界,也是军事重镇。
  
  苏泽自己就是苏州府人,他总结南直隶的散装原因主要是三点:
  
  治权混乱、经济差异和文化鄙视链。
  
  南京曾经是首都,所以南直隶就是京畿。
  
  南京的治权是非常混乱的。
  
  十四府四州的行政权,理论上归属南京六部的。
  
  但实际上,明廷又特别喜欢在这些府上设置巡抚。
  
  比如海瑞之前那个应天十府巡抚。
  
  再比如凤阳淮安的淮抚,这都是常设机构了,还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巡抚,根本不理睬南京六部。
  
  这已经是灾难了,更灾难的是,沿江四府,也就是安庆池州太平宁国,再加上四州,属于军事特区。
  
  这里有时候设置兵备道,有时候不设,但是都属于军事重镇,归属于南京守备太监监督管理。
  
  运河沿岸的各府,要征课盐税,主要是淮安扬州,又归属于漕运总督管理。
  
  这种治权混乱下,南直隶的地方官员往往十分的混乱。
  
  申时行他养父担任过的苏州知府,这个职位受到南京吏部、应天巡抚节制,同时还要被织造太监监督。
  
  经济差异就更大了。
  
  苏松二府占据了南直隶过半的粮税,但是凤庐二府也有话说,他们的还是要课马税的,这可要比苏松二府痛苦多了。
  
  淮扬也要说了,他们岁入盐课折银可是超过整个南直隶的田赋了,论纳税淮扬不是更重。
  
  最后就是文化鄙视链了。
  
  南直隶说着是一个整体,实际上文化上根本就不是一个圈子,各地方言差异都极大。
  
  具体说,北方是中原文化,徐州算是鲁文化圈子,习俗和语言和山东类似。
  
  江淮官话是苏中地区的主要方言,淮扬也同样历史悠久,底蕴上也不差。
  
  江南是吴文化圈子,大明就是江南文化最昌盛,江南的概念不断缩小,江南文化更是鄙视北方地区。
  
  南直隶西部地区,也就是后世安徽地区,又是徽州文化,这里也是自成一派,名人古迹也不少。
  
  四个圈子可以说是完全不同,却强行融合在南直隶中。
  
  不散装才怪。
  
  最反对开征商税的,就是江南地区了。
  
  这里商贸发达,政治上士绅治理乡村,不希望官府插手乡间事务。
  
  文化上书院私塾林立,也不需要公办小学来兜底。
  
  但是让苏泽没想到的是,南直隶第一个跳出来要求开征商税的,竟然是扬州府。
  
  扬州府,下辖江都、仪真、泰兴、宝应、兴化、如皋和高邮州,是南北漕运的重要枢纽,也是整个南方盐税的核心。
  
  七月二十九日,扬州知府申思科上书,整个扬州府县衙门,加上本地士绅学子联名,请求朝廷在扬州府开征商税!
  
  当这个请愿送到内阁的时候,首辅高拱和次辅张居正都激动起来!
  
  果然这个方法是对的!
  
  从府开始,逐个突破,只要每一个省能有几个府开征商税了,那很快其他府就会看到好处,也会继续跟进。
  
  等一个省大部分的地区都征收商税了,对于那些不征商税的地方来说,他们反而是吃亏的那一方。
  
  因为在分税改革下,征收商税的地方官府是获利的。
  
  扬州,是大运河沿岸的重镇,一旦扬州开征商税,那么运河运输的江南货物,都要在这里被课税一次。
  
  这些税收会进行分账,分别落入到京师朝廷和扬州官府手里。
  
  而如果是扬州自己生产的商品,在生产的环节课工业税之后,凭借税单就可以免除沿途的商税。
  
  也就是说,扬州自产的货物,扬州官府能够拿到税,途径扬州的货物,扬州官府也能课税。
  
  这就变相等于扬州官府在替朝廷,向江南的商品抽税了。
  
  分税改革竟然还有如此妙用!
  
  这下就连张居正都开始服气了,这世上怎么有苏泽这样的财政天才?
  
  越是这样,张居正越是追悔莫及。
  
  张居正矢志改革,一生做事,很少后悔,现在他唯一后悔的,就是苏泽为什么不是自己的弟子。
  
  如果有这样的弟子全心相助,自己的改革目标肯定能完成,而且自己完成改革之后,也可以放心的将朝政托付给苏泽。
  
  一个完美的助手兼完美的政治继承人,竟然就这样和自己擦肩而过。
  
  张居正再看看自己剩下的弟子,申时行老成周全,王锡爵刚正能干,可和苏泽一比,又差得很远。
  
  ——
  
  “号外号外!陛下御准扬州府士绅开征商税!”
  
  从直沽匆忙赶来京师的顾宪成,刚刚抵达城门后,就立刻买了一份最新的《乐府新报》,简单看完了之后,就迅速前往无锡会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