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乐子人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乐子人 (第1/2页)面对曲协主席的来电,即使相隔上千公里,张远依旧正襟危坐,给与了足够的尊重。
老太太也是顶级老江湖,你和她说话是什么状态,一听就知道。
“喂,刘主席,好久不见。”
“您最近好不好啊?”
“您有什么指示,需要我回帝都开会吗?”
刘老师嗓音浑厚,中气十足。
“我挺好。”
“你不用回来开会,没啥大事。”
“我打给你就是问问情况。”
“最近老有人和我提你。”
老太太气息绵长,一听就是好底子。
而且当领导时间长了,说话间总有种上位态度。
干习惯了,端着架子。
“是嘛,前阵子我去探望袁先生,他也总提起您。”
“说你们四人里,论中正大气,还得是您。”
“呵呵呵,替我谢谢袁叔。”老太太当然知道他是借老先生之口捧她,但也挺受用。
并且话语间的“架子”气,这就减了三分。
老太太乐玩就反应过来了,心里冷笑一声,有觉得有点可惜。
小鸡贼,都知道逗我了。
可这聪明人,也没落到我手里,还是袁先生有福气啊。
刘兰芳想起袁先生现在住的院子都是这小子的,还请了保姆保洁伺候,心里有点羡慕。
不是说自己那些徒弟不好。
三节两寿也都规规矩矩的来看自己。
但除了师徒情谊,多少在意自己的身份。
曲协主席这位置可不好当,接触的利益太多。
徒弟们自己也得安排。
不像张远,又不吃老爷子的,全靠自己。
刘兰芳回过神来,语调稍稍放松。
“你呀,有时间是该去找袁先生多学学能耐。”
“老爷子会的可太多了,别人去了不愿意说。”
“就你能撬开嘴。”
“您说的我跟锁匠似得。”
“我的意思是,你多学艺,少上节目。”刘兰芳说到了今天的正根上。
张远一听上节目,当即捂嘴憋笑。
好啊!
果然如自己所料,有人去曲协告状了。
不对,也未必是有人告状,可能就是曲协自己人歪嘴。
我才几岁,就已经是全国曲协的理事,多少人看见了眼珠子都血红血红的,恨不得咬死我。
只要有机会,准找我麻烦。
所以有身份就是好。
果不其然,和自己想的一样,就算有人找自己麻烦,最后还得先传到自己这边。
这就是官面身份的好处。
不说平事,光是能提前知道事这点,就值了金子。
要不老外那些黑帮,黑手党,为什么要勾结,甚至自己去当议员。
国内的话……对吧。
而且是曲协主席亲自来通风报信的。
袁先生的面子还是好使。
不用对方说,他也知道说的是什么事情。
无非是他那几天上完综艺节目后,特意设计的宣传开始发酵了。
首当其中的,便是立的第一条敬业人设。
【辰龙精神接班人】。
这是杨思维给他编写,发布的通稿。
已经在网络上传开了。
和他计划的一样,曾辰龙大哥的热度。
内容细数了他这些年在剧组受的伤。
他对杨思维的要求是可以夸张,但不能捏造。
而且他也无需捏造。
没有的东西才需要生造出来,可他有啊!
而且还不少。
只要是有动作戏的,受伤难以避免。
从《倚天屠龙记》的剑伤,到《倩女幽魂》的棍伤。
《连城诀》差点被雪崩淹了。
《神雕侠侣》中更是每天赶戏赶的浑身疼。
都不用说齐了,每部戏挑一点就有的讲。
杨思维在文中统计了一下,大大小小也有十几处伤了。
这么做,无非是想引起观众的共情,或者说同情。
敬业人设是很有用的,观众会更尊重你。
但前提是出成绩,光努力不出成绩,观众也瞧不上。
甚至会嘲讽为“白忙活”。
而且杨思维取的这标题就很讨巧,一副要搞大事的样子。
【辰龙精神接班人】。
是【辰龙精神的接班人】,还是【辰龙的精神接班人】。
都任由观众和媒体自己理解。
而且这标题很容易记住,一眼就能挂在心头。
并且非常容易将“精神”二字给忽略掉,成了“辰龙接班人”。
这些年叫辰龙接班人的可不少,释晓龙,谢霆风都有过这外号。
但最后没有任何人能接过衣钵。
一来辰龙是天才,真的百年难遇。
二来,他也没想交出衣钵。
他自己都不退下去,哪来的接班人。
就像郭德罡不彻底歇业,郭奇林能叫接班人吗?
当然,郭老师歇了,接班人也未必是郭奇林。
但这话就是说给外人听的,用曲艺行的讲法,这叫借腕养腕。
而且张远占一个大便宜,那就是他本身和辰龙关系好。
这通稿一现世,网络上关于他拍戏受伤的事立马就传开了。
别的还好,《连城诀》雪崩那事不少观众听了都觉得害怕。
再加上他本来的公众形象就比较正面,这消息一出现,立马又提了一个档次。
而且真有媒体在采访时提了这事。
“辰龙大哥,最近网上说张远是你的接班人,这件事你知不知道。”
“他拍戏很努力的,年轻人像他这么能吃苦的没几个了。”
“而且他现在做的很好,已经走出自己的风格了。”
他龙叔没有正面回答接班人话题。
这会儿他家小子还没进去,当然想让亲儿子当接班人。
就像向华墙明知道向左不行,还不是得玩命捧。
可辰龙听到这说法也不反感,帮着说了几句好话的。
这就是人缘,有好处。
在观众眼里,龙叔的话反而成了旁证。
你看,人家本主都承认张远努力,做的好。
那不就是承认他是接班人的意思。
观众都很能联想,听风就是雨是人的本性。
《叶问》这部戏的知名度,随着他的声望一块获得了提升。
但这只是正道,明招。
张远深知,正面宣传当然好,但效果一般。
就像你成天宣传国内安定,社会福利完备,人民平和,那有的是不信邪的。
矮大紧还说天竺平和呢。
老美和其他西方国家还吹天竺是最强发展中国家呢。
你就不如在网络上传播些恒河浮尸,食物干净又卫生。
灯塔国满街“芬太尼僵尸”,国会山全是“股神”的报道更有用。
负面新闻的吸引力,远比正面新闻强的多的多的多。
而且张远更是记得,自己最早练习的功夫,自然门拳法和腿法。
自然门的步法基础讲究的是什么?
阴阳相交,虚实结合。
其实所有功夫都是这样,双拳双脚都分阴阳。
阳拳不吓人,阴手才要命!
你看到拳头来了,能躲。
可你躲的时候,后手就奔着死穴去了!
敬业人设这招为阳,可实是虚招。
实招其实是他立的另一个人设,选片眼光,或者叫选片锦鲤。
后世杨超越的锦鲤人设流传奇广。
多少考生或者祈福,或玩梗,真拿她的照片当手机屏保。
他在《快乐大本营》上说了自己为了《画皮》推掉了《赤壁》。
又说自己为了《叶问》推掉了《梅兰芳》。
观众网民是最爱联想的。
《画皮》明显比《赤壁》成功。
在年轻群体中也更受欢迎。
这说明他选对了,眼光好。
既然他选片眼光好,就能推导到下一行。
《梅兰芳》好不好看?
只能说一般般。
票房呢?
也一般,差不多一个亿。
如果把《梅兰芳》当做一部文艺片来看,获得这个票房其实已经很厉害了。
陈诗人只是作为顶级导演有明显缺陷,但综合能力依旧不是那些初出茅庐的小导演能碰瓷的。
可问题就在于,观众不会把这戏当文艺片看。
因为你用的都是商业片演员。
黎明,章紫怡,孙洪雷,王学祁。
哪个是专演文艺片的。
更要命的是,陈诗人有一个死穴。
那就是《霸王别姬》!
这部片子是他导的,也集合了大量其他顶尖高手的力量。
是一堆人给他捧起来的,等于他借用了别人的力量。
使用不属于自己的力量,那么代价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